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

2008,精采,電影。


從2004年開始,每年都會評選出當年度心中最佳的電影名單,由於是主觀導向,難免反映我的觀影品味,砂石雜陳,看的出廣納各種電影類型的包容度。不過,還是可以從中窺見某些端睨線索,輕喜劇、動畫片、音樂電影....總之,盡乎都是些讓人走出戲院會掛著笑容的開心電影;再者就是,看完,心中悵然,纏繞糾結到不知所措的極度強調劇本張力的深度劇情片;最怕的就是走出戲院旋即可以轉換情緒走進街頭全然把電影內容拋之腦後也不在乎的淺盤電影。今年挑選的這10部佳片,也是百匯撮聚,有迪士尼顛覆傳統的嬉鬧歌舞片《曼哈頓奇緣》、以小博大格局廣闊的《茉莉人生》、發人省思以短片之姿讓人驚艷的《跳格子》、更有我首次觸及的以色列電影《莫利與莎莎》、今年非看不可的超好看國片《九降風》.....部部精采,不但伴我度過2008的美好時光,還拓展了我的電影視角。豐富繽紛的光影魔力,無限放大了我的人生情趣。

人生不如意10之89,若能在逆境中找樂子,歡喜做,甘願受,提升正面能量,相信再苦的磨難也可以迎刃而解。《瓦力》堪稱是自得其樂的祖師爺級典範,自得其樂到了幻化的境界,雖然有時看似憨傻,但那樂天的開朗性格及無怨無悔的痴心絕對,卻是電影最令人動容的美妙樂章;《跳格子》的拖吊車司機的生活模式,就如同你我一般,日復一日機械性的例行公事,枯燥無有生息,一句“沒有不漂亮的世界,只有不漂亮的眼睛”就此開闊了眼界,也學著用心去體會世界的美好。有了愛苗的滋養,即便只是默默付出,也收得了最璀璨的喜悅;而這些情愛蜘網的愛恨情仇,似乎都不敵霸權禁制造成的文化浩劫更令人心悲,透過《茉莉人生》馬姬幼時童真的雙眼,我們望見了世界的光采,聞到茉莉的清香,電影生命有了靈動,也獲得普世的共鳴迴響。

而遙遠的中東地區,戰火頻仍,或許一頂櫥窗裏的帽子,一位暗地愛慕的陌生男子,都能為危機四伏的煙硝局勢冰鎮一點緊張氣息,看《莫莉與莎莎》兩位花樣年華的青春少女,如何用她們的紅顏歡笑吟唱出一首首控訴政治愚昧的青春悲歌。

如果你無法做到萬物皆空的大愛精神,那至少學著把憤怒的情緒收束成對事物的專注喜好上吧!!《幸福來訪時》的男主角生活遇到瓶頸,感到無奈,因緣際會下得以藉著非洲鼓的激情節奏暫時逃脫困頓,意外地讓自己的春天再度造訪,綻放光芒。《當櫻花盛開》,同樣身處薄暮之年且喪妻的男主角,為了完成愛妻生前的願望,開始接納異國舞踏,甚而領悟到舞踏的人文精神,達到人神合一的無我境界,撼人心魄。

當然事與願違也是身處現實世界必須勇敢面對的人生課題。蝙蝠俠系列交到克里夫諾蘭手上,果然拍出了耳目一新的宏偉格局。《黑暗騎士》大玩善惡二元辯証,層層疊疊疊的人性遊戲,讓這位漫畫英雄多了點悲劇情懷,更顯壯闊;少年不識愁滋味,卻滿腔熱血,拼了命地想要探索世界無限的可能性,到頭來或許碰了一鼻子的灰,但是回首來時路,心頭紛飛的藍色蝴蝶,不也是人生旅途中的秀麗景致嗎??林書宇的《九降風》看似輕描淡寫,不過那一記記對青春記事的深刻描繪,定調鮮明,甚是精湛。

今年還有兩部靠著優異音樂入選的電影,除了悅耳的樂音繞樑外,內容也頗具新意。《曼哈頓奇緣》裏的童話公主走出故事書,面對俗世殘酷無情的逼擊,再夢幻的童話性格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委身在都市叢林裏學習做一介凡夫。縱然環境不再夢幻純真,千頭萬緒纏繞身心,卻讓童話人物有了血肉靈魂,而不再只是虛渺的樣板形貌。《once》則是用最少的成本拍出最動人的浪漫樂章,一切從簡,但情真意濃

以下不分排名,詳列我2008心中的10大電影。

《WALL-E》(2008)
《ONCE》(2006)
《Close to Home》(2005)
《跳格子》(2007)
《Persepolis》(2007)
《Cherry blossoms》(2008)
《九降風》(2008)
《Enchanted》(2008)
《The Visitor》(2007)
《The Dark Knight》(2008)

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

快樂夢遊《囧男孩》。

今年堪稱是國片復興年,從年初的《情非得已生存之道》到下半年百花齊放的《九降風》、票房奇蹟《海角七號》乃至我拖到平安夜才觀看的《囧男孩》,部部都有不俗的表現,尤其破除台灣新銳導演普遍都存在著的敘事盲點:結構鬆散、立意曖昧失焦、癡人囈語、嚴重形式化....,這幾位台灣電影新浪潮的拓荒者,確實拍出了好看且寓意深遠的久違的台灣電影了。


《囧男孩》的風格獨具特色,雖然很有看人生劇展的錯覺(電影結構也確實很有電視劇的段落感),而導演楊雅喆之前也真的是人生劇展的單元劇導演,無怪乎在手法、運鏡、場景鋪排上都有很顯著的電視劇斧鑿手痕,但是透過幾位演員的精采表現,卻活靈活現了整部電影的律動生命力,共振出難能可貴的人文溫情。


故事講述兩名在學校搗亂到師長皆視為眼中釘的男孩,懷抱著成人所無法企及的終極夢想:我要轉大人所以我要去異次元所以我要奮不顧身地頭也不回地向這個時間的這個時空的這個小孩世界說掰掰。而全片最令我心神嚮往的段落,也是兩名人小鬼大的小男生所織造出的通往異次元世界的奇異場景,10台電風扇、披肩掛頸的衛生紙串、隨風紛飛的緩落羽毛、空氣裡瀰漫著的笑語不斷的童真氛圍,恍若夢遊仙境般的超現實場景,躍然影上。正當觀者心馳神往這旖倪甜軟的異次元國度之時,梅芳阿姨的一句破口叫罵卻即刻把我們通通都拉回現實....原來現實世界等待著我們的還有這麼多的醜惡不平,騙子2號窄陋的家對比著假笑女孩(心有苦衷而強顏歡笑的堅強)的華廈宅屋、騙子1號在社會上的邊緣立足點、玩具店老闆仗勢欺人的凌厲嘴臉、街頭巷尾的歡鬧嬉笑.....阿嬤的這一聲招喚,似乎有種魔力把一切失序的邏輯又重新排列組合了之後,收拾整頓,再邁步向前,繼續面對殘酷的世界。而叫喚之後的那一記悵然留白,更是力道生猛,直擊我心中那早已空蕪的枯土大漠,有了滋潤的生息,也就多了份感動。


電影裏的過場呈現是透過幾則童話傳奇(王爾德的快樂王子、關於欺騙的魔笛人故事)以質樸動畫的表現手法,活潑有趣地闡述電影的命題中心,妙不可言。而片中很重要的串場音樂“少女的祈禱”,也是楊雅喆別具巧思的精心安排,除了是家戶聞聲出戶的魘咒催眠,更是片末騙子1號贖罪過程的背景音樂,同樣是催眠效應,卻因為所處意境的不同,而有了迥異的人生情趣,樂音穿楊,無奈也只能隨波逐流了。


看完《海角七號》後,燃起了過往初衷的熱情;看完《九降風》之後,輕嘆青春年歲的不復返;而看完《囧男孩》之後,我竟然有股衝動想學著片中的主角们用手指圍成一圈,框住眼睛(看起來還真的有像“囧”這字的象形表徵),用最純粹的心遙望那越跑越遠,消失在記憶景深最深處的,暈糊的童年點滴,百無禁忌地再夢遊一次。因此,我覺得這三部電影可以選擇先看《囧男孩》,再看《九降風》,最後看《海角七號》,相信那些同我一樣曾經歷過90年代美好記憶的後青春期的我輩之人,都能透過這趟電影異次元之旅重新審視那跨越世代的美麗的人生風景的。

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

甜蜜生活。



今年台北清冷的冬夜街頭,竟也飄起了屬於法國巴黎的浪漫甜蜜,令人心醉。

主要是榮獲米其林三星榮耀的甜點界大師,旅法日籍的青木定治Sadaharu AOKI來台設置甜點臨時櫃了,把他享譽巴黎和東京的頂級甜點讓台灣民眾也能一親芳澤。

青木定治創造的傳奇,是把抹茶、芝麻、柚子等東方食材運用至法國傳統甜點馬卡龍中,以禪定的概念發想出精緻細膩的新品種,蔚為風潮。揉合東西方文化的手感糕點,很讓人心動,尤其我對甜食散發出的誘人魅力更是毫無招架之力,「........把一顆細緻滑順的巧克力放入口中慢慢融化讓滋味滑入舌尖,中間有帶點澀香的抹茶味,讓巧克力的香增加許多層次與變化.....」

但是頂級甜點的消費果不其然也很頂級,細緻小巧的馬卡龍一口價80元,手工蛋糕500g賣1300元.....看來,我想感受這遠近馳名的“少女酥胸”,還是需要提起點勇氣的。

(Godiva和PAUL我都還沒去征服,現在又來一個AOKI....景氣寒冬???)

2008年12月21日 星期日

這個地方。

剩下一個月就退伍了,時間真的流逝地超乎想像的快,替代役中心不知不覺也在我流離的浪人歲月中據占了近10個月的光譜。2008年我幾乎都在此活動,滿是回憶,也藉這次機會帶領大家認識一下這個地方。


↑原是三軍總醫院改建成的國防部軍備局,
後承租一小部份給北市替代役男们作為容身之處。


↑因此門口有憲兵站崗的檢查哨,須出示證件,方得進出。


↑替代役中心是一幢四層樓房。


↑門口兩隻威風赫赫的石獅鎮守著中心。


↑中心裏隨處可見極富巧思的創意塗鴉。


↑我是住在3樓,每天爬上爬下的,也算是有在燃燒脂肪。


↑3601號房,6人房,由病房改建的寢室。


↑床底下整齊擺放盥洗用具和鞋子。


↑一人一單人床一書桌一衣櫃。6組井然有序地並列在寢室內 。


↑執勤時,窗舖要保持平整,雜物收拾起來。


↑我的電腦,打發時間的最佳利器。


↑夏天時有風扇有冷氣,算是不錯的設備了。


↑很小台的電視。全民最大黨變成我目前唯一收看的節目。


↑很迷你的衣櫃,要塞厚棉被、枕頭、一堆衣服, 非常擁擠。


↑廁所是公用設施,看起來都很破舊, 但也沒得選擇.....


↑我該慶幸不是大澡堂,至少還有獨立的淋浴間可使用。


↑冬天很常熱水來不及燒,洗到一半變冷水,會大罵幹!!


↑刷牙洗臉皆在此,但有的人還會把衣服直接拿來這裡手洗,
我是覺得有點噁心....


↑曬衣場。


↑1樓活動中心的小人足球臺。


↑還有撞球可敲兩桿。我,因為是肉腳,所以從未獻醜敲過。


↑新添購的籃球機和棒球機。


↑使用率太頻繁,導致棒球機總是軟球被換成壘球,強力重擊;
或是道具球不時被幹走。


↑我每天都搭311到市府執勤。


↑報告完畢。

不乾脆的雨。


我其實是不討厭下雨的,有時候躲在室內聽著外面滴落的雨,敲打著鐵皮屋頂,節奏分明,心頭也瞬間凝結成雨珠般的聚合物,上一秒電視機的新聞播報聲還言猶在耳,此刻表面張力卻收束了這些惱人的聲響,只聽聞雨聲。

但有些雨又不是那麼地惹我喜歡。例如我所稱的「不乾脆的雨」。這是一種很不大器的雨,要下不下,細細綿綿,不打傘走著也還不至於弄濕身子,頂多髮上依附著微薄的雨霧,臉上宛若被園藝專用的空壓式噴灑器逸散出的水分子霑滿,雨的霸氣凜人蕩然無存,唯一的對雨的感知就是空氣中的潮濕的詩的氣息。這樣的雨雖看似沒有殺傷力,但只要騎車慢晃過「不乾脆的雨」底下,就會泛起一股「你這戴著陳綺貞面具的Avril」的被背叛的失落,很受傷。

「不乾脆的雨」會讓你誤以為這樣的雨勢不用穿雨衣也無所謂,但當你騎了5分鐘之後,你會開始懷疑起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看著夜間暈黃街燈映照出的一團雨霧,不是一絲一絲的線條,而是一團一團的靈魂形體貌,「幹!再這樣下去,一定會濕身的。」,但你又會處於自我詰問的尷尬處境:竟然剛剛沒第一時間穿上雨衣,所以才導致我現在進退維谷的兩難徬徨,衣服褲子也都以慢速但有效率的方式漸漸濕潤了,現在再穿雨衣也未免太遲了,但是不穿又會繼續被這「不乾脆的雨」來陰的,終究濕透!!

我是覺得,要嘛你就乾脆點,瓢潑如傾,至少我也被淋的卡甘願;要嘛就不要表裏不一,該是細雨綿綿你就輕飄飄悠悠然令人如臨Spray中,身心都舒爽。假使走在這樣的良心雨陣裏,也不會有想打傘的念頭,更不會徹底地被拐了一道......引用那句俗套的經典獨白,「分不清臉龐滑落的是淚水還雨水」,真的很煩耶。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生存在叢林裏的孤獨者。


沒有不美麗的世界,只有,不美麗的眼睛。

這是榮獲今年金馬最佳短片及最佳新人的《跳格子》裏,以蓮老師告訴觀者的一段甚是美麗的話句。《跳格子》的故事題材類似鍾孟宏的《停車》,都是描繪大都市裏車位難尋的窘迫與急切,引申出的浮世剖析。只是《跳格子》的論述觀點更為貼近現實,還帶點愛戀時的酸澀幸福,餘韻無窮。

每個人應該都有車子被拖走的難堪經驗,一到拖吊場滿是不甘與無奈,有的人可能還會對鐵窗格裏的收費員挾怨咆哮,但通常,繳錢了事,邊走去牽車嘴裏還不住地咒罵政府體系之貪血敗壞。鐵窗格內的收費員或許早已對這類無情無理的指罵習以為常,不動如山,但內心深處可能會有那麼一處哀傷的缺口思忖著:「到底關我什麼事了?又不是我拖你車,我連你的車是哪台都不知道,砲轟我這收錢只不過是反射機械性例行公事的辦事員,白費力氣而已啊!!」

確實,現代人在面對生活困事時都太過一廂情願了,看事情的視角只自顧自地從一宛若眼藥水滴口的小洞望進去,主觀、狹隘、無有見解,甚至可說連自我檢視都還沒省悟就脫口而出那句更你良操他媽的,彷彿所有的粗口三字經才是人生紓困的唯一出口。如同政論摳硬節目,打電話進去的反動者可能嘩啦啦吐了一堆苦水,但說了這麼多,心頭依然飄飄然,輕浮,虛無,對自我感知還是陌生,對世界的生存法則還是疏離,沒有改變;更可能連苦水都沒吐完,就被限時10秒發言的機制給掛斷電話,嘟嘟嘟......。

這些人是寂寞的。

而《跳格子》裏的拖吊車司機阿宗,雖也看似寂寞,實則不然,他是孤獨的。

寂寞與孤獨的分野?事情是這樣的:當一個人感到孤獨,卻不想要被孤獨纏身,那就是寂寞;但當一個人感到孤獨之時,卻能享受孤獨,他,就是全然的孤獨者。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關公大戰外星人。


1976年出品的大成本特技神怪災難電影:戰神。

(又名:香港大災難)。

飛碟出現在地球上空。

外太空人在地球上出現。

趙先生眼睛失明,摸索為神明點睛。

關公初遇外星人,展開一場激戰。

外星人向關公齊攻,卻無法取勝。

外星人被關公打得節節後退。

關公的青龍刀非常厲害。

關公和外星人殺得濃煙瀰漫。

關公神威大發,消滅了外太空人。

鶴!!

大三時,透過破報難攻博士的專文引介,我初識了《大俠梅花鹿》。這部早期的台語特攝歌舞片,搞怪KUSO到淋漓盡致,用現今的眼光來看,可能過於粗製濫造,套偶扮裝、舞台劇式浮誇表演風格、黑白攝影、麤簡歌舞編排,都是早被時代進程遠拋落後的發餿形式,卻因為時間洪流擠迫它到歷史記憶的暗角,不易取得性的相對價值也突出了《大俠梅花鹿》的傳奇色彩與惡趣味,不過是否兼具藝術本位,則仁智互見。我尋覓多時,終不能窺其完貌,或一再錯失難得的放映時機,甚是可惜。

2年前,台北電影節圓了我的心願。在燠熱難耐的仲夏夜裏,撮聚《大俠梅花鹿》一眾架空的好奇的湊熱鬧的支持者,或坐或站,咭咭呱呱,聲浪漫淹西門町電影公園,討論著,恍若集體催眠儀式,只待主席嘩啦嘩啦感謝諸單位和與會影眾的相挺致辭完畢後,周圍光度緩緩淡黯,光幕視令一亮,全體噤聲,屏氣凝神,目光同向,進入一激昂、渴望之情境,只為探究不知不覺中早成國片CULT經典的夢幻逸片《大俠梅花鹿》的還魂續活。

看完,失望透了。除了情境對比還有OLD SCHOOL風格的懷舊風情引人發噱外,別無聚焦魅力,故事架構鬆散,表演平板,寓意曖昧,戲劇張力軟趴趴,屁股勞累指數直破表。看來,有些夢,還是不要親眼目賭,才最美麗。

因此,我的《戰神》奇異夢,還是收摺藏在心淵底裏,望照止渴吧!!

(大俠影片過幾天補上)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蜃影。

一日,行經信義路上的捷安特,
看見這幀“照相機太陽眼鏡MP3”廣告海報,
隨手拍了下來。
不知是我心術不正,
還是廠商居心叵測?
橫看成嶺側成峰,
錯置的巧妙,
竟讓觀者的解讀多了點本色視角,
可供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