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孀居寡女薩瑪獨守丈夫遺留的一大片檸檬園,
悉心照料讓每顆檸檬樹都結實累累,
雖收入微薄,但也知足常樂。
以色列國防部長突地搬遷到薩瑪家旁,
為了國安理由,
下令封鎖檸檬園,
並擇期鏟除一列一列的檸檬樹。
勢單力薄的薩瑪奮勇抵抗國家機器的淫威,
耗費心神展開訴訟,
只求搏回僅存的無關政治意識的卻不可剝奪的自我尊嚴。
改編自真人真事的《檸檬樹》,
揉雜幽默、希望、悲喜劇、國族情操多元風格於一身,
表裡詼諧逗趣但骨子裡卻灰暗深沉。
總讓人在開懷大笑後,
仍心有餘悸的感到或失落或寂寞的騷亂。
一種閒定的看來平淡無奇實則劇力萬鈞的婦女悶煩展演。

《檸檬樹》沒有好萊塢大廠的聲光幻影,
靠著扎實的故事情節和流暢的敘事手法
娓娓道來孤守珍愛至寶的堅忍與不懈,
從而讓觀者感同身受
並遐思遠在他方的紛爭不斷的時局動盪的中東國家的亂世浮生。
原來不管時空怎麼變遷怎麼換置,
不管歷史仇恨怎麼拉扯怎麼牽拖,
我們應該重視的還是
學習怎麼尊重他人怎麼用愛來相互體諒。
《檸檬樹》其實是很容易被劃入通俗劇的範疇裡的,
但是導演並沒有讓它發生,
無論是薩瑪與部長之妻蜜拉的女性心結,
亦或終了的法庭戲碼(如同劇中人物對記者所言:很可惜的,
我們沒有像美國電影那樣的完美結局),
也或者像媒體推波助瀾的煽動力量的體現描繪,
都處理的很不同凡響,
剔除了俗化的可能。

劇中一幕薩瑪因為不堪負荷壓力和輿論,
枯坐在屋裡掩面哭泣,
被仿若囚禁在象牙塔的蜜拉逃出後撞見。
物傷其類的心意投射,
讓兩個始終無緣交談的都甚孤獨的女人,
在那一瞬刻,
交疊在一起。
不需要言語不需要眼神傳遞流轉,
就有了最原始的專屬於女人的心靈官能感應。
這段複雜沉重的雙人獨角戲,
因為蜜拉/薩瑪(咱攏是查某郎)的一念之仁,
真情流露,
對照道貌岸然且虛情假意的國家機器,
更像是一計當頭棒喝。
唉男人在政治上的爭鬥狂亂,
最後竟然是由女人(皆獨守空閨。
薩瑪喪夫;蜜拉的老公則是和女秘書大搞曖昧)
圓場化解,
多尷尬多值得玩味阿
(男人~不過是一件消遣的東西有什麼了不起~)。

最後我不得不提的就是劇中的一甘草人物:
始終只有畫外音的收音機先生。
如果有看過片子的人就知道,
那個在高臺上的崗哨兵,
為了應付考試所以值勤時總是聽著教學錄音帶。
無關痛癢解釋邏輯的Q&A,
每每讓人啼笑皆非,
也為劍拔弩張的對立情勢舒緩了不少緊張氣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