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9日 星期二

米字第8號。

*米字第8號:I believe in Moai。




(因為頗不受好評....所以重新改製中)

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英雄不回頭《黑暗騎士》。


原來,蝙蝠俠在螢幕上的英雄形象是如此拘謹的,只因為,沒人發現,穿上蝙蝠裝的布魯斯偉恩,竟然,沒有辦法回頭。

這一次,Cristopher Nolan確實交出了一部漂亮的電影巨作。從上一集的《開戰時刻》就讓所有對蝙蝠俠的既定印象不外乎就是玩具反斗城的塑料玩具躍上螢幕的觀者見識到英雄的闇黑性和凡性。而《黑暗騎士》更是把英雄的貪嗔癡一覽無疑地赤裸裸曝屍在崇拜者眼前,英雄也是(小奸小壞之)人,也會犯下你我都會犯下的錯(蝙蝠俠竟然會為了擒拿暴徒,竊聽高譚市3000多萬人民的電話,只因己私)。正義形象的大立大破讓劇情發展有了更顛倒換串的血肉再生。精準的道德底線的刻劃把蝙蝠俠的形廓描勒的立體感10足,有了更多的性格縱深可供玩味。而不過分賣弄特效也是此片有別於悉數好萊塢暑期科幻大片的電腦動畫,反到用扎實的攝影技法(有種憂悒頹廢的美感)和俐落的場面調度,把所有的動作鏡頭拍的順暢無比又令人不住的擊節讚嘆。


高譚市是一具體而微的世界縮城,是一孤島,各類橫行的梟怪佔據了這座孤島; 而蝙蝠俠的鏡像表徵也似一孤島,同樣地也困陷在這座孤島裡險險落入煉獄。


Heath Ledger的出演確實讓人驚豔,他把小丑那不知節制/越界的輕挑狂妄詮釋的鮮烈無比。儘管臉上的粉白慘妝乍看很像一層一層顏料覆蓋上的捏麵人,有那麼點惡戲的成分,但是他渾身抖索左搖右晃披頭散髮咧嘴賊笑的形貌塑造,卻也讓我們從過程中隱隱窺見了小丑的某些陰晦東西或許不若表面陰晦(也可能是更加陰晦到無以抵抗)。小丑,只是以暴力加諸來換取那不對稱的天平歪斜....。


在募款晚會上小丑挾持瑞秋,從他拿著刀的指間擠出了童年回憶狎暱地告訴瑞秋:我的嚇人的總是帶著一抹淺笑的這口嘴,原來是因為我的酒鬼老爸被負棄,所以拿刀劃開我的嘴的邊界,只期許看到我時,我總是在笑......。我原本對這一悲傷的、乖異的、滑稽的、下場淒慘的故事版本信以為真的,甚而對無惡不作的丑爺心生同情(阿婷真如你所說,小丑這角色夠壞,但是卻不會壞到討人厭,反到會不自覺地愛上這款壞壞惹人愛的大反派)。但是,之後他對蝙蝠俠所展露的過往故事走向則又完全不是之前講述它們的那回事....。


熟真熟假?其實,故事的真實性我在此刻也已經不多加理會(也不是太重要了吧?),畢竟新的脈絡和舊的脈絡和更久遠甚至廢棄的全夾纏穿繞在一起,交織出的奇詭地揉合了愛與背叛與瘋狂的「追憶似水年華」很是氤氳迷離,迷人。如同片中有一段落的飛車追逐(小丑持火箭筒在隧道中撲襲被嚴栓保護的檢察官哈維丹特,蝙蝠俠從而阻擊,本該是驚險刺激,讓觀者隨著戲劇節奏和扣人心弦的精采配樂起伏迭宕的。但是導演並沒有陷入賣拷貝的大場面魔咒,而是運用了獨特的鏡頭語言,加上極具臨場感的混音:整段無任何襯樂,全是飛車急速嘶嘶聲砲彈隆隆兵乓聲還有一種隧道裡才有的冷冰冰的迴盪的嗡轟空響。然後你就看到蝙蝠俠坐駕/屠殺是良藥/怎麼都炸不到的挾載著哈維的車三方平行剪接,在蹣跚滑行的車陣中游梭,像是《駭客任務》裏基諾李維閃子彈那樣的寫意。奇怪的是眾人使勁迎敵,導演卻還可以時不時地導出像飛燕、華爾滋跳躍這樣的舞蹈動作哪,屏息以待....)很得我心的把高譚市變的像花序落搖下那樣的魔幻且“詩意”。這是我一慣喜歡的我謔稱為宛若外星人入侵建立起的一種夢境的,奢糜又疏離的蒙太奇哩的陰蟄據點的,一種氛圍!


被橫阻了可能擁有之幸福後的丹特,對於眼前的未來潰散讓他感到迷惘且歇斯底里。這時,身著俏麗淨白護士服(馬的害我忍不住笑出聲的一幕)卻“雪中送炭”,把丹特從烈焰焠煉的無底地獄中拔升入天堂(?)。然後據說下一集的劇本架構和反派角色的設定於焉形成...又是伏筆...。


而劇中的那台蝙蝠裝甲車Batmobile和很像這個東西↓
的歐兜賣Bat-Pod, 其實不是在藍幕前做做效果的空有軀殼而不能運轉的道具車喔!請看以下之影片。


《黑暗騎士》裏有幾個隱藏人物(小喵Cillian Murphy、龍套吸)非得要看過電影方能見曉。

2008年7月24日 星期四

Surfing on a Rocket。


這是我很喜歡的Trip-hop團體AIR,

此曲選自2004年的專輯《Takie Wakie》。

冷峻的帶點金屬氣息的很低調的電子樂聲,

常令我不自覺地隨著音樂的輕浮遨遊太虛....

很難想像吧如此萎靡的很Trip-hop的曲調,

竟然可以讓人聽完心頭一陣好,

困陷在自我的無垠美好的幻像裏,

慢條斯里地像在找尋什麼又似是而非地像沒在找尋那樣的

翩翩穿梭在默想的異世界裏安愜地飄啦飄啦著,

真的彷彿

Surfing on a Rocket~~~~

因為距離下班時間還有15分鐘,

實在不知道要幹嘛,

所以胡謅了一番順便領大家初步認識一下AIR......

然後,

剩下3分鐘,

恩,我要滾了,掰掰!

2008年7月23日 星期三

惡童筆記。

按滑鼠左鍵可放大此圖。


這不是米字號。
是陳老闆混賴在台北國民殿堂閒到發慌的大抵是
巡梭網海上上U2逛逛IMDB看看壹周刊云云的片刻
所覓見的近期內最讓我發噱的據說是一小學生繪製
但我怎麼看都不覺童趣盎然
更甚只感到毛骨悚然
(如果真的是一孩童勾描出的內在所思之世界地圖譜系,
那這死因仔還真沒禮貌,
有很多叫瑪利亞的傭人?
一些差不多的國家?
他娘更幽默,
媽媽說飯沒吃完會被送到這裡?
幸好VITAS很威那個國家他爸沒說有很多金絲貓,
不然我真的厚.....
整個 feel like i'm outta control~~~~)
的一奇幻詭密
(我不信台灣的孤島印象
可以如此強勁的深植在一孩童年幼無瑕的心底
然後變奏到這麼胖大.....
我只能說,
有!你有愛台灣!)
但又不住笑出聲
(尤其是被羊統治,真的是黯陰羊咧!)
的“離間寫生”。

不過陳老闆還是要大力讚揚一下,
黑心商品跟詐騙集團出口國
和號稱發明了全世界....
太允恰太切中要點了!
幹的好!

不要瞧不起向你示弱的人。
也,
千萬不要被瞧不起。
泰國加油(這......)!!

2008年7月22日 星期二

米字第5、6、7號。

*米字第5號:沙巴小綿羊。


*米字第6號:台客當場變台妹。


*米字第7號:別再自我放大了。

2008年7月21日 星期一

米字第1、2、3、4號。

雖然說這些技法很多人會覺得是雕蟲小技,
膽敢在關公面前耍大刀真恬不知恥。
什麼去背啦選取啦調色啦不過是基本功,
何須拿出來炫耀?
但我的用意就只是,
想在久遠的某個以後的年代,
可以追憶此一學習時光之印痕,
然後傷懷/沾沾自喜/好漢不提當年勇.....。
或許生疏或蠢或不成熟,
誰在乎,
至少有圖參照證明
我也曾是一隻逐漸茁壯的毫無殺傷力的幼獸。

*米字第1號:馬來西亞的醃漬水鬼。


*米字第2號:想吼出來卻娘砲一個。


*米字第3號:NT.6000。


*米字第4號:異鄉人Micky Man。

2008年7月15日 星期二

純真不再?《夏綠蒂的網》。


有些書的故事本身就故事性10足非常適合翻拍成電影,
例如《魔戒三部曲》、《茉莉人生》;
而有些則不是那麼容易視覺化,
但透過奇命鬼才的巧手打造,
也能有全然不同於文字的呈現,
例如《色戒》、《潛水鐘與蝴蝶》;
更有的是翻拍成電影之後
往往會不住失重的頭部碩大身體萎小之作,
例如《夏綠蒂的網》。

其實我對兒童文學改編的電影的成見
不若對王家衛電影裏那雖然光線冥晦色彩縟麗
看起來很繁花錯織我知道很多人為此心迷
但劇情走向卻總是把觀者牽引到周公身旁坐下的迷離幻影,
感到感冒。
而《夏綠蒂的網》所賣弄的奇異童趣
卻也顯的太過八股且不合時宜的
讓我感冒。
細看今日之人小鬼大之老氣橫秋之孩童
誰還會在導演虛幻編造的
用糖衣包裝公民與道德的堡壘裡打轉遊藝?
或許魔獸/天堂/仙境的諄諄教誨的效力
都還大過電影裡“嚇”綠蒂和畫外音老頭的
一種專屬成人秩序規範下的說教。


電影刻意營造的農莊裏和樂歡快的真善美況味,
看來是很大同世界人畜一家親,
但其中暗潮般漩出的親子間的疏冷隔閡
和世俗庸人的短視近利
卻犀利有勁地批判了成人/兒童/動物孵養自我理/夢想的大不同。
影片的這點論述我是表贊同的,
畢竟有太多成年人為了功名利益為了衝鋒陷陣
而不假思索地就地放棄了直覺認為是包袱的
最純真的最無瑕的那些個想望。
常民们把一切都想的太腔腸拐繞太複雜哪。


劇中Dakota Fanning的母親愕然驚覺女兒不再跟同儕嬉鬧混聚,
反到和一群動物關在曚曖光影的畜棚裡唸著故事書,
母親心急下求助輔導醫生,
醫生卻反唇勸說:
女兒的童年總是會結束的,
與此時,
她將會捨棄掉這些浸晃其中的情感飽滿的恣意幻想的。
然後就會↓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辭強說愁。
然後就會↓
如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然後她將會徹徹底底地,
截斷童年。


影片勾描出動物圈其實也是一具體而微的封閉世界,
牠們會思考會鬥嘴會團結一心會說英語(?),
甚而有混跡城市之人慣有之市儈譏誚。
本該是有所發揮到淋漓的本性衝突的題材,
但或許是因為目標市場的高牆限制
而必須有所罣礙地如此架拐搭肩向上堆蓋道德樓房
免流於自命清高的家長謾罵:
普遍級的影片怎可以這麼殘忍的描勒
我們這些成年人如許熟悉的
不忍卒睹的灰撲撲的現實慘況?
就因為綁手縛腳,
所以全片的劇情拉扯都顯的太雲淡風輕,
太隔靴搔癢。
張力不足的情況下,
讓人始終不耐的想著
夏綠蒂編織的如夢境也似的
圖景裏還能有什麼驚喜?
沒了期待的電影又怎會好看?


(Dakota Fanning是否也想藉由此片向眾人宣告,
8歲的既貼心又總是狎暱著弱智老爸的
金髮碧眼的小女孩,
總有那麼一天,
也會長大,
也會向琳賽羅涵看齊的。)

2008年7月13日 星期日

股拜瑪莎。


進軍台灣不過14個月爾爾的MARKS&SPENCER
終告棄守。
「去年風光進軍台灣,還一連開了3家門市........卻宣佈因為營運目標不符合內部評估,所以決定要撤出台灣市場......」

首先,恭喜M&S想通了,
在台灣日系品牌當道的市況下,
此一擁有百年歷史的10足英倫性格的雜貨店,
無疑是四面楚歌。
不論是東區門市(以該區的消費能力來概括的話,
想買衣服的人首衝選擇還是SOGO/沿街小舖
想買家用什物的更有PLAZA/無印良品/FrancFranc
而貪嘴想買點小食的則有DEAN DELUCA/微風超市/CITY SUPER)
或紐約紐約門市(橫豎都是新光大軍的合力毆擊)
皆腹背受敵生存不易。
這英國國民品牌來到台灣後還真是水土不服。


以陳老闆的實逛經驗來說,
M&S的衣服太過拘謹端正甚而千篇一律
(到很符英國人平實的作風,
但台灣人哪吃貴族氣息的這套。
端看蕭亞軒的史艷文Mix緊身衣新造型就可略見一二):
搭配得宜有時顯的典雅貴氣
但胡亂湊搭可就老氣的格紋襯衫、
懸掛一排排乍乍逛很像來到NET旗艦店的款式單一
卻豔彩的很OL look上衣碎花洋裝針織外套、
純色POLO衫素面T....。
其實這些成衣質料/感是真的還不賴,
但是單價上卻半調子的悉數要高不高要低不低。
真要下手我幹嘛不挑ESPRIT/佐丹奴/IZZUE,
俗又大碗。
再者,
賣場空間規劃過於硬冷疏離,
給人一種走著走著仿若會有一精神殘疾的憂悒虐殺狂
就藏躲在衣架間
窸窣窸窣騷動著,
等待時機成熟,
突地衝出捅你一刀,的錯覺。
偌大空敞的微亮賣場裡很是安愜悠閒沒錯,
但就少了那麼點
人味呵。

過往那些浸沐在薄暮微光中隱隱暗淡退場的老百貨
歇業時對於逝去年代的追憶總帶了麼點別離感傷,
今日來來力霸甚而衣蝶無不是。
但M&S的退守我卻樂觀其成,
可能才14個月,
也可能
格格不入哪。


可惜的是再也吃不到這款極度好吃的上選的紅莓千層派了。


這是M&S英國本土的在地網站,
看看品項羅列之多可想而知其規模之龐大,
在在說明了風土民情大不同,
民眾的消費模式也有顯著區別。

台灣有家樂福就何其有幸了。

2008年7月10日 星期四

士杯高商(For 喬妹)。


外星人再度造訪。

那天從中心飛奔到北投只為了看場免錢電影,
卻虛耗了近一個小時的車程漫遊仙境般的
把自己置身在這座城市 停停走走如輸送帶上的零組件
皆等著被製成一塑料Choro Q的車陣裡,
疲憊。

下百齡橋行經中正路欲待轉承德路時,
我瞟見了這我大抵知道地理位置
卻怎麼看怎麼覺得不對勁的
有一種村上春樹類的霧翳印象的不可思議的運氣的
怎麼被我撞見了某間形同變形金剛可隨時拆解拼裝的
佇立於此的神祕外星客總部,
「士杯高商」。
是我無意恰巧在這轉瞬時機看到它的變幻
還是怎的(到底何時顛擺落降於此的?)
我也說不出個什麼,
只一陣暈眩茫然不知所措
心想著我曠日廢時的替代役生涯終於,
終於不再平凡了。


在這般情急的狀況下,
我還是趕緊拿出輸位相機,
記錄下這無巧不成書的駭異時刻,
讓各位清楚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以及這事所無從想像的幽微細節。

途中,
我看到幾個身著狀似士杯高商的識別服容的
少年相聚,
口裡還發出哇啦哇啦的不像人類的聲音,
某種程度上很引人側目(梟怪橫行啊)。
且當我和它們眼神交會時,
我望見了那些個瞳仁裡散出的冷光似的清亮光波。
或許,
有那麼一秒它們認出我了。


果然,
果然又再度造訪了。

2008年7月8日 星期二

愛在烽火連天時《泡泡公寓四人行》。


戰爭是殘酷的,是血腥的,
是憑誰都無法承受的政治犧牲。
當你在烽火連天的動盪時局裡
愛上了一個你非愛不可的人,
而這個人卻又是與你的國家既得利益相衝突的錯愛時,
那是多悵惘多相見恨不逢時空啊。

《泡泡公寓四人行》的背景/內容於焉誕生,
是一個我們這些遠在他域的異客較陌生的題材:
來自臺拉維夫的長的像皺紋淡化後的小布的
笑起來很羞怯整部片都處於很羞怯狀態的
乍乍看毫不起眼但越看越有獨到魅力的
以色列籍男子Noam,在以色列檢查哨服役時,
恰巧碰到巴基斯坦籍的婦人羊水破了。
出於惻隱之心的Noam決定趕在救護車抵達前,
伸出援手用似是而非的經驗判斷接生。
奈何,嬰兒難產死去,
在場的所有巴基斯坦人群起憤慨,
將苗頭全都指向Noam。
政治立場完全不同的兩組人馬如今更因為這丁點細故
火上加油深埋已久的國族情結的仇恨,
衝突一觸擊發。
但其中一名酷似班史提勒的巴基斯坦年輕男子Ashraf,
挺身而出遏止同胞们的萬劍齊心,
化解了處於伶仃示弱情勢的Noam的愧恥.....


退去戎裝後的Noam是一個對音樂對電影對戲劇對反戰
有著感性教養的文藝青年,
他和一咖啡廳同志阿姨、
對愛情有著看似極強防禦力的但實則不堪一擊的秀麗女子,
喳喳呼呼的挨擠在一公寓裡。
某日,
Ashraf突地造訪這間迷離萬變不無炫耀的彩虹寓所,
並和Noam看對眼就此天雷勾動地火,
往時間邊界的那一頭急速飛奔而去,
愛的火熱。
但巴基斯坦的傳統家族束縛和非法偷渡的窸窣不安,
始終如同西區卡克《驚魂記》那大提琴
浮飄出的既嚴謹又妖異的樂音攫著Ashraf,
逼迫著他只能賦格唱和,
直至喑啞。
試著規避這些鬼魅幻音的Ashraf
卻在光線冥晦的繁複迷宮裡悄聲無息的
越縮越小越縮越小越縮越小......。


整部片圍繞的主題不脫同志原生家庭的不諒解硬傷
(Ashraf在妹妹新婚燕爾的狂歡派對上,
鼓足勇氣/逞豪強道出我愛的是男人此一實情,
卻遭親妹妹白眼迴身落淚就此切割。
他告訴妹妹說,
妳愛我的話應該可以諒解我的選擇的....
但異性戀霸權怎會就此屈服於
這他們看似邊緣性人格障礙的缺陷不完全!?)
和政治循私下的人民的憋悶無奈。
本該是消沉閉塞的題材的,
但導演處理得輕鬆有趣且發人省思,
昂揚向上的笑點和突梯詼諧的對白時不時的竄出,
適時地緩解了幾個主要演員略顯生嫩且力有不逮的演技。
而充滿希望的有夢最美的生命論調,
也讓人不自覺的浸晃在四人悠盪街頭時的那愉快的辰光場景里。


最後結尾閃白光的愛到無怨尤的生死戲碼,
雖然灑狗血,
但Noam上窮碧落下黃泉的硬頸尋愛過程,
很是動容。
尤其最後Ashraf摸著眉毛
說我愛你(實際上沒說出口)的那張刻著迷離笑意的臉,
多讓人不捨也心懷欣羨啊。
那樣濃稠熱烈的愛慾可真是難得。

2008年7月3日 星期四

不再天花亂墜的100字內解決的2008上半年精選9大電影之評析。

2008轉眼就過了一半,
又要年中清算盤查我的電影資料庫了,
這樣做的用意為何??
過去可能是為了讓龐雜的庫存有個整理的機會,
不然阿里阿雜的一年看下來也上百部很混亂,
挑選幾部自我推薦的優質電影,
像是定海神針,有個歸屬。
哪些值得一再回味,
哪些過目即忘不消留戀,
霍然就有個準了;
而今,
除了自爽之外,
也可以把一些真的好看到不行的電影傳千里,
讓更多人引以為鑑一窺堂奧
(到底我這部落格瀏覽率有多高了??
我掐指一算都知道哪些人會來看了,
M/宋慧喬/馬妞/或許古梅雞/DIC大魔王......云云OVER.....
還想說這片單可以無遠弗界咧!
有沒有自以為!?有!我有!)。
可能是賣座的商業片
也可能是平時不易接觸的影展片
也有可能是你一聽片名就嗤之以鼻的莫名奇妙的片。
但,
有些還真的都滿好看的
(我個人也很怕那種看完只知道頭尾劇情
中間一大段都在昏睡的沉悶地雷片,
所以不用擔心我挑的片是
太意識型態太不知所云太自溺自戀的那款電影),
盼各位不要太拘泥成見,
有機會可以欣賞這些電影的話,
好好的去享受何謂好看的電影吧!!

我看片的類型生冷不忌,
而評選標準也很簡單,
不論世界獲獎多無數也不論演員陣容多堅強
更遑論票房多超越記錄了。
只要,
這部電影有能耐讓我想再看第二次
(有些電影要我再坐一次針氈我還大小姐脾氣的百般不願意耶),
都可列入候選名單。
然後再從中挑出
更有能耐讓我想再看第2、3、4、5、6次的電影。
如此千錘百鍊,方能脫穎而出。
奈何,
今年因為泰半時間都貢獻給國家勞軍去,
所以看的影片不若往年大量,
挑來挑去就只有9部經的起考驗,
入圍陳老闆2008上半年的10大,
而有一部從缺。

綜觀的說,
雖然今年影片數量不多,
但良窳分明,
好看的真的好看,
阿難看的也真的會看到想罵更你良,
也讓我在評選的時候沒啥大意外,
該出線的就是那幾部了。
現在,
不分排名,
純就觀賞時序為各位臚列如下:


《聽見天堂》。 感人肺腑至極之溫馨大作。透過眼盲幼童純真心靈直擊成人世界的偽善嘴臉,逼視現實社會的不公與曚曖。看完包你邊鼓掌叫好邊淚眼汪汪。


《愛無止盡》。劇本殘虐勁道很強,導演敘事手法圓熟,是那種看完會盯著字幕上跑的思緒百轉千迴的電影。女主角的表現可圈可點,近來頭角崢嶸也參予了不少演出。


《曼哈頓奇緣》。對迪士尼浪漫夢幻的本位主義冷潮熱諷了一番,全片笑點突出且有新意。 雖貴為爆米花電影,但絕不俗爛,今年看了最樂開懷的陳老闆強推之歡快電影。


《1002夜》。瑰麗奇幻繪風,擺脫動畫片形式之窠臼。雖然走向顯得有點說教意味濃厚,但光看豔彩畫工之細緻、構圖之奇美,就夠眼花撩亂的大呼過癮了。


《鋼鐵人》。好萊塢暑期必備燒錢兼搶錢大成本大製作電影。 劇情跳脫習有孤膽英雄那既空泛又無理的敘事架構,情緒轉折緊扣心弦,開創超能電影新格局。有血有肉的角色設定總算較易親近且有內涵多了。


《茉莉人生》。突梯幽默的喃語私情,常常讓人忍俊不住。 童真的筆觸、俐落的線條、黑白的圖像,或許在風格呈現上不是那麼的討喜,但是美學上的純粹有些時卻比美學上的花梢更能撼動人心。此片國際影展上的令譽果非浪得虛名。


《莫莉與莎莎》。 有生以來第一次看以色列電影,從此對這個國家民族對立的憂患意識題材深感着迷。此片把兩名少女從軍過程的心事重重體現的淋漓盡致,從相看兩厭到彼此接納。說故事手法不落俗套,保證好看。


《當櫻花盛開》。不消多說,今年無出其右的賺人熱淚必看電影。淡淡的哀愁與充滿詩意的鏡頭畫面、洋溢濃濃東瀛風情的超好聽配樂、兩位老演員精湛的演出,在在都讓這部情節單純但肌理脈絡清晰且層次分明的電影散發魅力,令人回味無窮。


《檸檬樹》。 不是那種結局大完滿的天道酬勤故事。主軸聚焦在草民與國家機器的對立抗衡,探討主題(國族仇恨與誤解)深切且具廣度。檸檬映象微酸微澀很貼合本片圍繞著的孤寂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