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來,蝙蝠俠在螢幕上的英雄形象是如此拘謹的,只因為,沒人發現,穿上蝙蝠裝的布魯斯偉恩,竟然,沒有辦法回頭。
這一次,Cristopher Nolan確實交出了一部漂亮的電影巨作。從上一集的《開戰時刻》就讓所有對蝙蝠俠的既定印象不外乎就是玩具反斗城的塑料玩具躍上螢幕的觀者見識到英雄的闇黑性和凡性。而《黑暗騎士》更是把英雄的貪嗔癡一覽無疑地赤裸裸曝屍在崇拜者眼前,英雄也是(小奸小壞之)人,也會犯下你我都會犯下的錯(蝙蝠俠竟然會為了擒拿暴徒,竊聽高譚市3000多萬人民的電話,只因己私)。正義形象的大立大破讓劇情發展有了更顛倒換串的血肉再生。精準的道德底線的刻劃把蝙蝠俠的形廓描勒的立體感10足,有了更多的性格縱深可供玩味。而不過分賣弄特效也是此片有別於悉數好萊塢暑期科幻大片的電腦動畫,反到用扎實的攝影技法(有種憂悒頹廢的美感)和俐落的場面調度,把所有的動作鏡頭拍的順暢無比又令人不住的擊節讚嘆。

高譚市是一具體而微的世界縮城,是一孤島,各類橫行的梟怪佔據了這座孤島; 而蝙蝠俠的鏡像表徵也似一孤島,同樣地也困陷在這座孤島裡險險落入煉獄。

Heath Ledger的出演確實讓人驚豔,他把小丑那不知節制/越界的輕挑狂妄詮釋的鮮烈無比。儘管臉上的粉白慘妝乍看很像一層一層顏料覆蓋上的捏麵人,有那麼點惡戲的成分,但是他渾身抖索左搖右晃披頭散髮咧嘴賊笑的形貌塑造,卻也讓我們從過程中隱隱窺見了小丑的某些陰晦東西或許不若表面陰晦(也可能是更加陰晦到無以抵抗)。小丑,只是以暴力加諸來換取那不對稱的天平歪斜....。

在募款晚會上小丑挾持瑞秋,從他拿著刀的指間擠出了童年回憶狎暱地告訴瑞秋:我的嚇人的總是帶著一抹淺笑的這口嘴,原來是因為我的酒鬼老爸被負棄,所以拿刀劃開我的嘴的邊界,只期許看到我時,我總是在笑......。我原本對這一悲傷的、乖異的、滑稽的、下場淒慘的故事版本信以為真的,甚而對無惡不作的丑爺心生同情(阿婷真如你所說,小丑這角色夠壞,但是卻不會壞到討人厭,反到會不自覺地愛上這款壞壞惹人愛的大反派)。但是,之後他對蝙蝠俠所展露的過往故事走向則又完全不是之前講述它們的那回事....。

熟真熟假?其實,故事的真實性我在此刻也已經不多加理會(也不是太重要了吧?),畢竟新的脈絡和舊的脈絡和更久遠甚至廢棄的全夾纏穿繞在一起,交織出的奇詭地揉合了愛與背叛與瘋狂的「追憶似水年華」很是氤氳迷離,迷人。如同片中有一段落的飛車追逐(小丑持火箭筒在隧道中撲襲被嚴栓保護的檢察官哈維丹特,蝙蝠俠從而阻擊,本該是驚險刺激,讓觀者隨著戲劇節奏和扣人心弦的精采配樂起伏迭宕的。但是導演並沒有陷入賣拷貝的大場面魔咒,而是運用了獨特的鏡頭語言,加上極具臨場感的混音:整段無任何襯樂,全是飛車急速嘶嘶聲砲彈隆隆兵乓聲還有一種隧道裡才有的冷冰冰的迴盪的嗡轟空響。然後你就看到蝙蝠俠坐駕/屠殺是良藥/怎麼都炸不到的挾載著哈維的車三方平行剪接,在蹣跚滑行的車陣中游梭,像是《駭客任務》裏基諾李維閃子彈那樣的寫意。奇怪的是眾人使勁迎敵,導演卻還可以時不時地導出像飛燕、華爾滋跳躍這樣的舞蹈動作哪,屏息以待....)很得我心的把高譚市變的像花序落搖下那樣的魔幻且“詩意”。這是我一慣喜歡的我謔稱為宛若外星人入侵建立起的一種夢境的,奢糜又疏離的蒙太奇哩的陰蟄據點的,一種氛圍!

被橫阻了可能擁有之幸福後的丹特,對於眼前的未來潰散讓他感到迷惘且歇斯底里。這時,身著俏麗淨白護士服(馬的害我忍不住笑出聲的一幕)卻“雪中送炭”,把丹特從烈焰焠煉的無底地獄中拔升入天堂(?)。然後據說下一集的劇本架構和反派角色的設定於焉形成...又是伏筆...。

而劇中的那台蝙蝠裝甲車Batmobile和很像這個東西↓

的歐兜賣Bat-Pod, 其實不是在藍幕前做做效果的空有軀殼而不能運轉的道具車喔!請看以下之影片。
《黑暗騎士》裏有幾個隱藏人物(小喵Cillian Murphy、龍套吸)非得要看過電影方能見曉。
1 則留言:
這位陳老闆
禮拜一不是全台灣都放颱風假嗎
你不也放假在宿舍嗎
你是怎麼用部落格的啊
是神遊出去嗎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