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狂放青春Say Goodbye《九降風》。



《九降風》,早已聽聞是一部曾經有過90年代記憶的我輩之人看過必會有所感觸的青春電影。而我,不可否認的,非常非常喜歡這部電影。除了那些逝去時光的逝去符碼召喚著的萬千頭緒外,更能勾住心弦的,我想,是導演說故事的圓熟功力及精彩的劇本。還有片末那首,小寶哥的「我期待」。


故事開端以當時盛行的職棒風潮做為引子,緩緩帶出7位年少輕狂的主角們觀看球賽時的或剛烈或暴虐或壓抑的不同性格。這也是全片最為精采的部份:各個人物的性格縱深都極具戲劇張力,隨著故事推展,情緒的堆疊末了到達了一幾乎飽滿腫脹的不可容忍的地步,而後狂洩,大悲大喜。雖然劇本刻畫角色的實力不凡,但幾位演技幼澀的主角們卻都力有未逮,無法暢快淋漓的把青春時期的那種恣意狂放、無悔無怨、霸道凜人的狂傲態度出演的入木三分。尤其是那位總和片中的人渣六少顯得格格不入的阿昇,怯生生的恍若時時刻刻都處於窘蹙困境的迷途小鹿,演技更是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靈肉分離。另外戲份頗吃重的阿彥,雖然勁搞搞地操著三字經、把妹、呼煙耍帥,但總少了那麼點熨貼踏實的情感浮現,很是可惜。而片中我最喜歡的倆個演員其一是有著斷背情誼的阿超,憋悶的暴亂情緒始終被壓抑在心底,無從反彈,只好透過收拾打掃心上人的污亂房間來尋求情感的出口。當阿彥死去,落寞神傷的阿超捧放著原要送給阿彥的那只摳機,悵然若失的臉容,非常動人,對比著有一幕因為不滿哥兒們的齟齬而毛躁怒吼的失控,情感亦放亦收的拿捏可見一班。雖然阿超在戲中是屬於比較默默的一個小人兒,但透過他那生動自然的大器表演,心理竟也就有了一種難以言喻的複雜崇拜。而另一個演的不錯的就是王伯傑,人帥就算了,拿球棒摔敲女廁隔間門的那滿是野獸氣息的張狂,即便粗暴,卻也令人不由自主地感到青春的惘惘迷殢。聽說現實人生的他也不過18歲,果真是隻年輕的幼獸啊。


我的高中歲月不嘗是如此?蓄水塔泅泳,累了就仰躺在頂樓的磨石地上讓煦暖的陽光曬乾濕潤的內褲、週六中午放學後的男廁水龍頭全開然後不亦樂乎地潑水玩水兼洗澡、翻爬潛進尚正施工的會議室裡糊弄著國民黨的是是非非、中正紀念堂廣場上煞有介事的勁舞操練、五佰從豪邁奔放轉而內斂低鬱的白鴿專輯、還有畢業典禮那天整座學校陷入一種嘉年華會的無政府狀態,從校園的至高點灑落一張張衣不蔽體的辣妹裸照,爾後將教官一股腦地拋丟入水池.....這些那些,在看著《九降風》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就又把我推入時光逆流的記憶甬道裏,強迫自己逼視著戲裏主角們存在的那不復可得但無垠靜好的90年代。當然,也是我的,也是你們的,90年代。


終了字幕上跑之後,很多觀眾就此離席,反倒錯失了整部片最擲地有聲的一高明手段:當熟悉的幽揚樂音飄起,張雨生高亢清亮的嗓音唱出那句「我期待....」時,無疑是有雙無形的手緊緊揪住眼光還死盯著眼前光幕的觀者們突突跳動的心,那麼的嗜迷,那麼的偏執,那麼的眷戀。「Say Goodbye,Say Goodbye,昂首闊步,不留一絲遺憾~~~」如泣如訴,當頭棒喝,對位著電影的影像,讓人瞬刻眼框含淚鼻頭酸澀,感動莫名。

2008年9月22日 星期一

聊。回憶。2。

日昨,和M再次聊到了那久遠時光的90年代前,片片斷斷地拼湊著兒時那早已蛀蝕朽爛或水漬冥紙黃頁的回憶之書。這次,我們所翻閱感懷的是,文具。

印象中那個年代的我們總是可以被很多餖飣小事兒吸引,然後就一個下午耍玩著那物事,樂此不疲。即便是遊樂器,在經濟方才起飛的當年,最多,最多就是紅白機和雙色顯示的GAME BOY。試問,今兒個還有哪位孩童願意把玩著這些「古物」?但這對於那時連電腦生個什麼樣都不知道的我們而言,可是大滿足了。

猶記得,在那純真年代的靜樸校園裏,提著一只四方塑膠盒裝的喜洋洋36色彩色筆走進校門可就夠拉風至極了。沒料到後起的「黑白派」更是勇猛,有色鉛筆蠟筆彩色筆粉塊水彩,一應俱全。一翻折開那黑洞洞的坡浪紋塑膠盒之瞬刻......不知羨煞了多少驚呼目光(不過還真中看不中用,粉塊水彩易乾裂,彩色筆墨水偷工減料到通常天空畫不到一半就沒水,水彩醬色不夠豔麗還不如成本貴好幾成的廣告顏料來的討喜)。 這是國小之境的側影。到了國中再老提著這恆河沙多功能百寶盒可就容易遭同儕訕笑了。不過我卻好生欣羨數學老師講課時總是委派兩名班上同學從器材室拖搬進課堂的那如同孫猴子從袖兜裏變出的等比放大的什麼鬼花樣幻戲的超現實巨胖圓規和尺和三角板,那麼地妖異詭變,卻雲霧繚繞到讓人忍不住顛倒嬉笑。

而提到文具用品,就不得不說到可變幻萬千的炫彩色紙。 除了摺紙飛機外,最為人熟知的無非是方舟、青蛙、氣球、紙鶴、飛鏢云云,在在都展現出玲瓏繽紛的創意手路。但是最令我難忘的也最感到莫名奇妙的大概就是「東西南北恰北北」。這是在我們那年代的小孩堆裏想方設法讓自己的某些一閃即逝的聚群時刻不再虛無隱混的種類存續手法,像是一撫著水晶球預讖的吉普賽女巫,翻著白眼快速追想著人世生老病死的光譜,旋用偽生靈哀沉嗓音緩緩吐出的異國腔調:「東西南北選一個 。幾步?啊,你是低能。」事後回想,或許這占卜的可信度還頗高,因為我總不是選到天才就是白痴。而這或是我棋盤推演終料猜不到的兩股未來人生藍圖吧。 一翻兩瞪眼。

那還真是一不可拂逆但很值得玩味的盈滿無限蜃影的回憶鏡廊啊。比方說橡皮筋拉撐開為熱汽球啦電視機啦。比方說吸管坳摺成應景的粽子。 還有機關百變恍若國防閱兵時啟動陸對空試射飛彈般的那一排黃桿白橡皮頭鉛筆一按鍵即突跳而起昂首聳立的自動鉛筆盒.....

唉!每次憶起這些個流金歲月,都會想說啊我的人生此刻也已經緩緩無聲無息且無力地擺渡過了20餘載。然後,在被時間之流推著前進的同時,繼續緬懷傷感,繼續瞪著眼任憑風沙擺盪入眼裏,繼續悲不可抑,繼續落淚。

只嘆,千山萬水走過, 前塵往事盡如夢。

2008年9月21日 星期日

時間之印痕《海角七號》。



挨不過眾人一致好評的“真的很好看絕無冷場超好笑的啦國片之光”聲浪,我,獨身一人坐在電影院的暗室裏,帶著一種讓人身心靈全然放鬆而又淡淡迷惘的怪異感受,見識到了何以區區國片(請原諒我這偏狹的貶抑字詞,但台灣影壇的隆冬確實在近10年來沒有任何一部純國片可以皇皇登上週末大台北票房冠軍)竟造就了久未覓見的駭麗風景:戲院門口洶湧排隊的人潮,為著不是好萊塢強檔大片,不是李安,售票窗撲面而來的全是《海角七號》一張兩張三張四張的嘩嘩聲不絕於耳......徹底地,將整個臺灣電影市場吞沒。然後,早被海外俗爛電影餵養到失控脹大的台灣人的觀影惡品味,終究,被降服了。 如果真只有用四字套句以概括看完《海角七號》之體會:“繽紛歡樂,百感交集,國片維新”。


這部電影勾描的是困蟄於久遠時光前的七封情書,穿越歷史的濃霧,漂洋過海來到台灣南島,卻被一不得志的搖滾憤青從中攔截,成了寄不出的情書;而另一敘事主線是,某鄉鎮地方代表不滿每年舉辦的網羅全台各地紅男綠女齊聚集體瘋魔的沙灘音樂派對,表演團體竟是異鄉人而沒有在地A,揚言若前導暖場的不是恆春居民,將用政治循私的要脅行當來恫赫鎮長。在此密謀條件下,來自日本的派對公關友子小姐,面對這一群草根性10足的歪瓜列棗们(孤狼意志且鬱悶火爆的搖滾浪子、聖樂洗禮下總一臉不屑睥睨成人世界的耽溺與哀歌的小女孩兒、戀上老闆娘的土俗黑手、只會彈月琴但硬要上台表演貝斯的茂伯、超乎尋常易勃然震怒的原來啊也有段不為人知的愛情封印的員警、馬臉馬念先馬拉桑.....),將如何在短時間內特訓完成登上舞台,履行這一荒誕任務?


《海角七號》實則是一龐大而層構複雜的故事迴廊,編織的不是人性深井的阿諛我詐,而是常民生活的百態樣貌(還有對音樂執著的高燒熱情)。有別於那種大成本大製作的弄潮炫技的賺人鈔票的片子,《海角七號》具體而微地呈現台灣人那單純美好的,不畏人世的,可愛的質素。片中不同情節場景陸續登場的小人物中,不乏許多熟面孔卡司,林曉培、珮甄、夾子小應、民雄等。透過這些「老舊識」的助拳,為影片憑添了些許的仙氣。雖然很多橋段刻意的市場操作顯得耍玩過多類型電影中的顛倒、謔仿、身體秩序的突梯、散潰乃至歇斯底里、失控,進而令觀者大笑(包括乾草靈魂人物茂伯開場應聲摔入田埂中,還有代表與鎮長在飯店對於在地樂團演出的詰辯,身後中景手下人的那近乎套式丑劇的爆笑滑稽)。但在一切惡整,歡謔狂笑之後,卻是一個類似哀傷日劇的戀人死別的故事:一個橫跨半世紀的周身盡是懸念摺藏歲月光氛的未亡老婦的往昔動盪時代的時間印痕,載滿了上一代人的歷史意義與現今浮世繪的眾多人臉的種種氣味細節。不可否認的,《海角七號》在在炫耀著導演對操縱情境喜劇的自由想像力,電影中的無俚頭角色、粗暴言行、歡快熱度全被翻譯成無論是身處哪個時空的創傷、痛擊、扭曲烈火背景下,都能召喚「愛的能力」且救贖。重要的是,讓人心領神會而笑中帶淚吧! 另外,幾位演員們的生動演出和他們的腔口戲詞也是《海角七號》能掀起如是壯闊波瀾的制勝關鍵。


《海角七號》確實讓國片市場有了生機,也帶動了一股看國片風潮(《囧男孩》的後勢看漲,及《九降風》的回鍋熱炒),這是可歌可泣的。但是世俗或犬儒一點的理解是,台灣人一窩風的支持國片心態能否持續延燒,持盈保泰,而不只是曇花一現?我想這是有待接續的幾部國片在經過市場掏洗考驗之後,方能見真章的。

2008年9月10日 星期三

喫趣:一杯咖啡。

中午過後,
吃完小杜包子,
心想總要來點什麼正餐,
不然太空虛。
但三個人吃完五顆包子,
還打算再飽餐一頓,
...........
我只能說我們很不自量力。


這《一間咖啡》賣的不外是南島熱情繽紛的悠活光氛、
口味別有特色且創意10足的fusion簡餐、
難喝到奉勸下次有機會去的人不用多加50元升等套餐附送飲尿了、
店名取之咖啡想必咖啡應當有過人之處
但奈何我對咖啡是個五穀不分的品味白痴
故無從岔入此題、
一隻名叫夏天的狗, 規矩很多的一隻大狗、
店家主人旅遊歐洲所蒐羅的滿載溫馨回憶之照片地圖明信片手繪札記,
一家風格獨具的洋溢著濃烈南洋氣味的個性化食堂。
(囂張至極的是,因為出菜速度超龜,也算店家有自知之明,
所以一律不接6人以上之團客)




↑很有健康概念的“招牌炸蛋飯”,
算是改良版的蛋包飯,
兼顧口感與營養。
半煎炸的厚實蛋皮滿滿一大片覆在清爽養生的五穀飯上,
有高麗菜有雜糧米有蕈菇,
不油不膩口味淡雅,
很適合在夏天來上一口。



↑如果沒吃過濕的三杯海鮮,
可以試試這道“泰式海鮮湯河粉”。
只是我吃也吃不出泰式在哪??
九層塔味超濃,
擺明該改成“台式三杯湯板條”!
(而且生蛋放入熱湯中,
半生微熟的稠潤感像是巫婆湯裏那些啵啵滾燙的咕突氣泡,
賣相不是很引人食慾.....)


↑還不錯吃的“青蔬培根奶油義大利麵”,
但是硬要拍成櫥窗展列的超逼真塑料混蠟的吃食模型,
狠到底。

2008年9月9日 星期二

Christian the Lion。


事情是這樣的:1969年的那個空氣中滿是瀰散著大麻搖滾反叛氣息的久遠年代的美國,兩名嬉皮扮容的年輕人,在「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Everything for Everybody Everywhere)的Harrods百貨以出清價購得一隻幼獅,並取名為Christian。就在自家院宅餵養年餘後,越長越大的Christian的身軀早已不容於社區偏狹的活動空間,胸臆間飽灌左翼人道關懷的純氧氣度的兩人,芻思良久後決定野放Christian,回歸自然。

一年之後,當他們再度造訪Christian 野放的野地時,遠方迎面而來的是一隻訥訥緩行的體格健壯之成獅,氣氛瞬刻凍結沉浸在諱深莫測的近乎暈眩的恐怖和幸福之中,我心裡想:「就算他倆再怎麼眷愛那沒錯曾毫無侵略性、殺傷力的幼獸,終究,終究牠還是一貨真價實的荒嶺猛獸啊!」熟料這頭雄獅竟偽邏輯地追撲上前,前腳勾搭住兩人肩膀,爾後不住舔舐兩人之頭臉,欣喜若狂。原來,這狀似華麗殘虐的瞳仁總射出淡藍紫光束的大貓,也是懷舊易感的啊!

時間的效性全無用武之地。

Get Yourself High。


閒晃YOUTUBE時,意外挖掘到Chemical Brothers(不要土俗的認為是東洋的那組化學超男子,雖然一開始我也會錯意想說化學超男子終告不敵市場後浪撲襲前浪的餘威,漫淹在一眾偶像新生代的深海謎層中而名副其實成了過氣團體改唱迷幻電音了)的這首2003的惡搞MV:Get Yourself High。

乍看會讓人不禁想起同樣惡搞成名的美國超經典B級Cult Film:虎鶴雙形。兩者不約而同的取樣香港早期類邵式武俠功夫片,偽仿其中的格鬥橋段,賣弄老舊時代的灰撲撲的滿是歲月印痕的辰光紀錄。虎鶴雙形的人牛大戰更是KUSO到讓人嘴歪眼斜(不知怎地,這也讓我憶起林鳳營那隻在張艾嘉屋內貿然出現而嚇傻一眾俊男美女的臉露無辜神情恍若求助於觀眾“我也不曉得我怎麼會在這出現啊哞”的干卿底事的乳牛), 現在又搜尋到這風格雷同的MV作品,特此引薦給大家,博君一笑。

片中人物時不時的用電腦特效改製的嘴形吐出的無聲話語飄洩浮晃在音樂節奏中,配上方丈師父總提醒徒弟們要Get Yourself High,還有精采的古代人街頭音樂Battle,真夠HIGH的。

喫趣:阿英排骨飯。


聽聞阿英的魅力久時,
終於有機會一親芳澤。
這讓我恍若羞澀崇仰著某妍麗動人的玉女紅星的小粉絲,
在一偶遇機緣下,
舉頭望見那煥發出如蒙神之光照出現
讓人目眩神迷的仙界美人漂晃落降,
下凡預讖末世警言,
的鹽埕區超現實魔術場景。
但螢幕上的妖幻形象在近距目視下
霎時融塌成一無縱深之泥偶頭臉,
搖撼、摧毀著我所想像的那個力量。
不過這某女星,
還是掛著笑吟吟的粉妝似是脫落但不減風情的淨白面容,
輕聲細氣的惦問:
「我們家的排骨飯很好吃厚。」

2008年9月5日 星期五

喫趣:小杜包子。

來到南台灣,
當然不可放過琳瑯滿目的味美吃食,
一趟下來,
各各都讓人囓舌到垂涎不止,
久難忘懷。
今會兒,
就來個南台灣美食大品評,
讓大家瞧瞧究竟是咋樣的好滋味可以讓我一臉舒愜
解開皮帶腆著大肚子
翹腳靠坐在和欣偽仿商務艙的豪奢按摩沙發座椅
兜回台北???

《小杜包子》的名聲或太響亮,
媒體報導的推波助瀾讓外觀不甚起眼的小店人潮湧擠,
相形之下,
新近毗鄰開在小杜旁的戎將軍就顯的很不識相,
小鳥一隻都沒有,
空蕩蕩的。
這讓我想起許冠文早期的一部港產片「雞同鴨講」
店面污黃寒磣的遭陷害鼠輩橫行的傳統燒臘店
終不敵巧扮艷彩明黃的那隻大雞偶像晃搖在大街上招攬生意的
現代化工序流程用餐環境明敞潔淨的資本炸雞店,
一大排長龍,
一門可羅雀,
消費者的好惡可見一般。
而此二競爭者的角力殊死戰也立見分曉,
不知好歹的戎將軍應將很快就會示弱敗死在沙灘上的。
至於口味良窳,
因為我實在只有吃過小杜的所以就不便加以唇舌比較。


非常不巧的,
我們到來的那個時候正錯失招牌獅子頭包出籠的時點,
因此就退而求其次的挑選了
黑胡椒巧妙提香增味培根肉質細緻香腸風味悠揚的培根香腸包、
乍嚐很新奇而且還真的會牽絲挺不錯吃
但吃完半顆就愈顯膩口的起士包、
紅豆糊爛香氣不足麻糬Q彈是Q彈
但然後呢就沒啥特色的紅豆麻糬包、
真要比普通這大概是最平凡無奇蛋黃極迷你(小拇指指甲那般大)的
蛋黃香菇包。
嚴格說來小杜包子的口味獨特不難吃,
尤其是手桿麵皮厚薄適中嚼勁10足,
韌而不鬆實而不硬放入口中細細咀嚼還會飄著淡淡麵香,
是很迷人。
但一顆均要價約莫40台票上下,
也未免太貴了。
實不實惠?
我想豐儉由人,
端看你怎麼去定義這一顆顆熱氣蒸騰白胖誘人的
頗具賣相的拼經濟啦的“觀光包”。

陳腐的感傷。

到了墾丁不免俗的要到墾丁大街走一遭吃一輪。但是舉目四望人山人海,密密麻麻簇擠著,悶燒著,把鄉野靜夜的寧謐氣氛染的人聲沸沸,是很歡鬧沒錯,但卻有種誤闖被資本主義幻念鋪天蓋地矇遮普羅百姓雙眼的極致布爾喬亞社會縮影的對位,顯的很不真切。小賣店食肆攤都不標價,而通常探詢下的價格都很令人咋舌。馬的在這消費者意識覺醒的世下,怎麼還會想用這小手段沾污觀光客的錢呢?您嘛好啊…

2008年9月4日 星期四

然後怎樣。

晌午過後,我們仨趕赴大腳車隊(只因跟頭家約好2點,可避開遊客食畢午宴後全湧竄入店家的那一時間撮聚點。但“一杯咖啡”的上菜速度恍若被某白眉道長點了穴一樣的,動作遲緩而濃稠停滯,吃個飯可以時光定格,也算是別開生面。但馬的從12點半入座到約莫1點10分才上菜,太趣味了),準備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遊戲咯。


或許很多人對墾丁的舊夢凍結經驗不外是海、海、海、海、海,香蕉船衝浪比基尼排球影影綽綽havaianas的激爽沙灘,但這樣千篇一律的夏日戲法似乎顯的太過平庸,所以我就在濛頭濛腦的無預警狀態下,被兩位阿姐帶往大腳車隊,刺激鮮烈地奉出人生難得體驗的“第一次”。


這樣的活動說來也沒有個如飆沙GO CAR浮潛可供指涉的專有名詞,而且在玩樂之前對於這看似不過駕著越野吉普車遊晃墾丁國家公園一角加速俯衝減速緩行在一金色液態時間流裏浮沉的飄零光度感到寡欲,挺不起勁。但是,一趟遊程下來,我不禁心悅臣服於喬妹的大好推薦(我甚而可以賭咒發願的昭告各位,不好玩來找陳老闆)。首先搭上車體後座敞空的位區,三人挨擠著緊抓鏽痕斑駁的黑漆鐵支架,然後起身直立(就算你不起身司機還是會時不時的叨訴:要站起來才好玩啊!然後下一個瞬刻就會猛踩油門給你來個出其不意前仰後翻,這時候當可聽聞尖厲的慘叫聲不絕於耳了)。行進過程中或因碎石子路面的凹凸不平,所以始終劇烈顛盪,灰塵瀰漫。途中會有兩處的緩歇景點可供玩味,其一是《門馬羅山》,初來乍到就被大山環伺的壯闊荒嶺景色懾服,尤其站在空蕪山巔的那種莫名感動,更是讓我這城市土豆有種將存在之境拔離囂鬧地表的超現實氣氛,某一個鳥瞰位置的自況心境油然而生。張著眼望著遠距外的翠綠草坪,心平氣和。其二是司機硬要我們佯作流星花園片頭那屈膝坐在草地上手指星空的滿是親愛而調笑成分的《海大草原》,夏風徐徐,很是愜意舒爽。不過最讓我樂開懷的莫過於涉水而過冰涼溪河車側體飆起的水花濺灑下的清新快感(和尖聲怪叫?),乃至於最後瓢潑大水淋澆到全身無不溼透的痛快, 雖然玩的挺狼狽卻也讓人意興遄飛大呼過癮。


歸程路上我們咭咭呱呱搞自拍歡嘩無憂,乘著風遠眺那連成一片的碧海藍天,心思澄明,惦想著這煙雲幻夢如風過耳的今年夏天,到底,會以一個什麼樣的物理形態留存在我下半輩子的或許癟縮漏氣的通俗落拓人生?而旅程,就這樣結束了。像是快轉速的默片,倏地光影落寞。無聲無息....這使我憶起一首M曾告訴過我的嗟嘆生命空慌的陳奕迅的《然後怎樣....》,歌詞有種靜緩的“啊我的這一生啊”的會心感慨,的空缺。

完成了所謂的理想 放縱了情緒的氾濫
汗都流亁 天都微亮
然後怎樣

擁有了旅行的空檔 卻遺失流浪的背囊
沿著軌道 一直流浪
然後怎樣

假期過完有甚麼打算
走過一個天堂少一個方向
誰在催我成長 讓我失去迷途的膽量

我怕誰失望 我為誰而忙
我最初只貪玩 為何變負擔
為何我的問題 總得等待別人的答案

我的快樂時代燦爛 才領悟代價多高昂
不能滿足 不敢停站
然後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