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Hours》是真人真事改編的冒險故事,一個總愛在辣妹面前炫技擺弄的登山男,在一次意外失手跌落方圓百里內皆無人煙的峽谷中(是那種叫破喉嚨也不會有人聽到的空蕪絕望),悲慘的是手還被巨石重壓無法脫身,《127 Hours》就是看這名男子在關鍵127小時中如何掙扎自救斷手求生的故事了。
這部Danny Boyle年底才要上映的驚悚劇情片,我看了預告之後,有種單打獨鬥的《奪魂鋸》之感,也就是,同樣終要鋸手臂,只不過《127 Hours》少了競爭對手往來迂迴的鬥智取巧,全憑主角一人的求生意志獨撐大樑。
除了劇情吸引人外,《127 Hours》快節奏的拼貼風格仍是很有Danny Boyle一貫的影像魅力。
2010年9月2日 星期四
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血色妝點肉慾人性《3D食人魚》。

看完這部電影,就兩個字形容,“好痛”。
一群年輕男女在海洋音樂祭上,縱情揮灑青春,枉顧執法人員的柔性勸說,恣意地噴洩肉體的狂野激情,卻誘來史前食人魚群聚、獵掠,終釀成煉獄悲劇。
說實在的,這部電影走的路數就是傳統恐怖動物的類型框架,而劇情架構幾乎就是沒有架構到不堪一擊的薄弱,甚至連動畫呈現也毫不生動真實,但我卻對這樣一部拍片成本僅僅2000萬美元(以好萊塢的影視生態來說,這可真是小成本了)的尖叫電影發出由衷的讚嘆。
首先,《3D食人魚》裡很多潛在的笑果都有著極度矇昧的爆點,也就是說,那種笑不是你一眼就可以看穿的笑,而是在畫面閃跳了幾秒之後你才能意會的那種笑。片中有一段,兩名一看就知道最後難逃一死的豐乳俏臀辣妹,在水中泅泳,盡情展現女體姿態之曼妙,搭配著歌劇式的吟唱配樂,水中光影浮動,女體繾捲纏繞,交織出 聲色十足的慾望海洋,對照著片後的血腥屠殺,不禁對導演的犀利反諷深感興味,「原來俗世所貪戀的肉慾人間,那些橫陳的美體,到頭來也不過是一灘血肉啊!!!」
另外,片中有幾幕殺戮場景中的配角,搶戲搶到讓人不得不注意他,那種誇張的戲劇張力放到這樣的B級片(B-movie)中,假不假我們也無需太過苛責,反正效果有達到,就會豐富了整體電影的魅力;也因為這絕不是一部製作精良的鉅作電影,所以觀影時別抱太大的心理期待,以免無法瞬間達到預期滿足,造成失望,反正就持著「這種噴灑番茄肉'醬的電影能有多好看」,以這樣的心態去看電影,相信你一定會獲得超乎預料的“大滿足”的。
再來,就是本片對於人性的殘酷描摹。試著想想,當有一天你正在墾丁春吶的肉圃團中,飽嚐著“風光”明媚的潮男浪女穿梭其間,藍天白雲、醇酒佳餚、震耳欲聾的電音節拍包覆著你的感官世界,突然間風雲變色,一群無有道德意識的史前怪魚,嘶牙裂嘴地張口殺戒,血肉噴飛,而人性最卑微的良善結界,也在瞬刻被解了封印,大難臨頭各分飛無疑是自身難保的眾生們所信仰的最終天諭,也難怪辣妹的頭髮都被捲進水上摩托車的渦輪機裡,還是可以油門一催,辣妹頭皮一扯皮肉分離,也不在乎了。這樣殘酷的人性寫照,在片中百人屍海的掙扎求生中屢屢可見!!
如果你是以CULT電影的角度來審視這部噴漿《3D食人魚》,或許不難看之餘還會有不少的意外驚奇....
一群年輕男女在海洋音樂祭上,縱情揮灑青春,枉顧執法人員的柔性勸說,恣意地噴洩肉體的狂野激情,卻誘來史前食人魚群聚、獵掠,終釀成煉獄悲劇。
說實在的,這部電影走的路數就是傳統恐怖動物的類型框架,而劇情架構幾乎就是沒有架構到不堪一擊的薄弱,甚至連動畫呈現也毫不生動真實,但我卻對這樣一部拍片成本僅僅2000萬美元(以好萊塢的影視生態來說,這可真是小成本了)的尖叫電影發出由衷的讚嘆。
首先,《3D食人魚》裡很多潛在的笑果都有著極度矇昧的爆點,也就是說,那種笑不是你一眼就可以看穿的笑,而是在畫面閃跳了幾秒之後你才能意會的那種笑。片中有一段,兩名一看就知道最後難逃一死的豐乳俏臀辣妹,在水中泅泳,盡情展現女體姿態之曼妙,搭配著歌劇式的吟唱配樂,水中光影浮動,女體繾捲纏繞,交織出 聲色十足的慾望海洋,對照著片後的血腥屠殺,不禁對導演的犀利反諷深感興味,「原來俗世所貪戀的肉慾人間,那些橫陳的美體,到頭來也不過是一灘血肉啊!!!」
另外,片中有幾幕殺戮場景中的配角,搶戲搶到讓人不得不注意他,那種誇張的戲劇張力放到這樣的B級片(B-movie)中,假不假我們也無需太過苛責,反正效果有達到,就會豐富了整體電影的魅力;也因為這絕不是一部製作精良的鉅作電影,所以觀影時別抱太大的心理期待,以免無法瞬間達到預期滿足,造成失望,反正就持著「這種噴灑番茄肉'醬的電影能有多好看」,以這樣的心態去看電影,相信你一定會獲得超乎預料的“大滿足”的。
再來,就是本片對於人性的殘酷描摹。試著想想,當有一天你正在墾丁春吶的肉圃團中,飽嚐著“風光”明媚的潮男浪女穿梭其間,藍天白雲、醇酒佳餚、震耳欲聾的電音節拍包覆著你的感官世界,突然間風雲變色,一群無有道德意識的史前怪魚,嘶牙裂嘴地張口殺戒,血肉噴飛,而人性最卑微的良善結界,也在瞬刻被解了封印,大難臨頭各分飛無疑是自身難保的眾生們所信仰的最終天諭,也難怪辣妹的頭髮都被捲進水上摩托車的渦輪機裡,還是可以油門一催,辣妹頭皮一扯皮肉分離,也不在乎了。這樣殘酷的人性寫照,在片中百人屍海的掙扎求生中屢屢可見!!
如果你是以CULT電影的角度來審視這部噴漿《3D食人魚》,或許不難看之餘還會有不少的意外驚奇....
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
生/死抉擇《血世紀》。

有些電影,即便劇情很讓人臉歪,但你就是會情不自禁地愛上它,或許是導演風格,也或許是整體美術營造出的光氛氣度讓人留戀,也有可能音樂旋律太深印入腦海,更甚而之,可能只是你不得不喜歡的那位演員剛好有演而已。
《血世紀》總的來說,我真的很愛。不是說他有多麼耐人尋味,首先,它的劇本漏洞還真不少,看過的人應該會心生跟我一樣的感覺;而且劇本架構顯得頭重腳輕,似乎在一場大屠殺亂役後,連導演自己都無法掌控這場鬧劇,逕自丟了一堆問號給觀眾,就揚長而去了。
我喜歡《血世紀》的是,它的概念...極度反叛,徹底顛覆我們對吸血鬼類型電影的舊觀,有了新思維,觀看的視野也就跟著不同 。
在一人類慘遭吸血鬼反噬的架空世界裡,吸血鬼群承接著社會齒輪的運轉,不同的是,食物的來源是僅存的人類(瀕臨絕種)身上的鮮血,這樣一個翻轉邏輯的血世紀,人類反倒成了吸血鬼霸權禁制下的犧牲品,吸血鬼一如往常等地鐵、喝咖啡、交際應酬,而人類為了躲避獵捕,只好隱身郊區,以免隨時都有成為吸血鬼杯中物的可能性。
看完之後,我反思著,「究竟我想變幻為一悖逆自然法則而永世不死的吸血鬼,還是能透過心跳感受溫度的血肉之軀,即便世界的愛恨嗔癡是那麼地令人難以承受,即便威脅無處不在,即便痛苦不斷....」
我,我答不出來噎。
我喜歡《血世紀》的是,它的概念...極度反叛,徹底顛覆我們對吸血鬼類型電影的舊觀,有了新思維,觀看的視野也就跟著不同 。
在一人類慘遭吸血鬼反噬的架空世界裡,吸血鬼群承接著社會齒輪的運轉,不同的是,食物的來源是僅存的人類(瀕臨絕種)身上的鮮血,這樣一個翻轉邏輯的血世紀,人類反倒成了吸血鬼霸權禁制下的犧牲品,吸血鬼一如往常等地鐵、喝咖啡、交際應酬,而人類為了躲避獵捕,只好隱身郊區,以免隨時都有成為吸血鬼杯中物的可能性。
看完之後,我反思著,「究竟我想變幻為一悖逆自然法則而永世不死的吸血鬼,還是能透過心跳感受溫度的血肉之軀,即便世界的愛恨嗔癡是那麼地令人難以承受,即便威脅無處不在,即便痛苦不斷....」
我,我答不出來噎。
擁抱救贖才能扣緊生命扣環《東京奏鳴曲》。

之前聽小鍾在節目上談笑說著自己過往因為通告有一搭沒一搭,但又不想讓年邁的父親擔心,所以還是維持著一早就出門的假象,好讓家人沒有疑慮。但岀了家門後,小鍾就獨自一人晃蕩到住家附近的公園,坐在那兒,等啊等,直至日落,然後再拖著疲憊的神情返家,完成一天的作戲表演。
而《東京奏鳴曲》的大致輪廓也就是如此。在知名企業任職課長多年的46歲中年男子,無預警地慘遭裁員,但日本民族血液裡竄流的那股大男人尊嚴基因卻讓他實在無法坦然地以一個失業者的身分回去面對妻小,所以寧可攀爬房圍鐵杆到住家二樓只為了不讓老婆起疑怎麼會這麼早到家;穿著裝束齊整的西裝呆坐在公園一隅待領免費的慈善午餐;到家後再一副若無其事的正經神色,吃飯,看電視,睡覺…
看似是一曲譜寫失業者境況的無奈哀歌,但本片的精神卻不單單只勾描失業者在逆境下如何自處的孤獨,這部片好看的地方在於,導演把日本政經亂象的離經叛道一口氣都濃縮在一個平凡的中產階級家庭中,用銳利的社會觀察,宏觀地拍出一部批判力道十足,卻感人心肺的「小確幸」電影。
多線交疊出的每一段故事,雖無很明確地匯聚成一恍然大悟的劇情走向,但彼此的核心價值卻是環環相扣的。小男孩佐佐木健二被老師栽贓,不服氣地反嗆老師「你也沒多了不起啊!!我曾經在電車上,看到你猥瑣地翻閱著黃色漫畫,一副不欲人知的假道學模樣!!!」。令老師在全班同學的面前為之羞赧。雖燃男孩事後向老師道歉,卻只換得一句無情的「我和你的關係,從今以後,我裝做看不見你,你也看不見我吧」。
曾經的師生關係,如今宛若鬆脫的扣環一般,喀拉,不堪一擊,各分東西了。
而主角的工作際遇也是這樣的哀鳴,一夕之間,錦繡前程就此瓦解,令人措手不及。
曾經的主雇關係,如今宛若鬆脫的扣環一般,喀拉,不堪一擊,各分東西了。
那位巧笑倩兮的美麗女鋼琴老師也有著同樣的無奈悲歌,那一句,「曾經是陌生人的我們兩個,離婚分開之後,不也是同樣的陌生的兩個人嗎??」
曾經的夫妻關係,如今宛若鬆脫的扣環一般,喀拉,不堪一擊,各分東西了。
因為不滿日本政府顢頇的政治手段的憤怒青年,為了當傭兵,不顧一切(甚至不惜脫離家庭關係),飛往遙遠的異國度,衝鋒陷陣,徒然忘了父母不捨兒子身陷危機的萬般焦慮。片中送行那一幕,當我看到小泉今日子目送的神情中流露的母性慈愛與體恤,讓我突然對於親情間的那種血濃於水的不可逆之自然法則了然於心,也感動不已。
曾經的母子關係,如今宛若鬆脫的扣環一般,喀拉,不堪一擊,各分東西了。
最讓我驚艷的莫過於飾演媽媽的小泉今日子(真該和藥師丸博子並列最適合出演溫婉日本女性形象的不二人選),把一位媽媽堅毅的韌性及臨危不亂的勇氣詮釋的絲絲入扣,讓人有種這個媽媽要是我媽媽就好的不孝揣想。雖然在片頭是個滿溢幸福之情的家庭主婦,卻在片末遭逢一連串光怪陸離的重擊後,望著黑魅無垠的遠空,瀕臨崩潰地自答著:我多希望這是一場夢啊,當我醒來後,我會發現其實我是一個完全不同於我自以為的那個我了….
曾經的信任關係,如今宛若鬆脫的扣環一般,喀拉,不堪一擊,各分東西了。
當一切都分崩離析後,該如何收拾這死寂的殘局呢??導演很巧妙地透過音符來收束片中雜亂冷酷的人生奏鳴曲,讓一個小男孩指縫間的跳動樂音,輕撫著觀者無奈無解的心境投射,卻也因如此,才讓片尾那曲長達四分半的鋼琴演奏有了動人心弦的震撼威力。
而《東京奏鳴曲》的大致輪廓也就是如此。在知名企業任職課長多年的46歲中年男子,無預警地慘遭裁員,但日本民族血液裡竄流的那股大男人尊嚴基因卻讓他實在無法坦然地以一個失業者的身分回去面對妻小,所以寧可攀爬房圍鐵杆到住家二樓只為了不讓老婆起疑怎麼會這麼早到家;穿著裝束齊整的西裝呆坐在公園一隅待領免費的慈善午餐;到家後再一副若無其事的正經神色,吃飯,看電視,睡覺…
看似是一曲譜寫失業者境況的無奈哀歌,但本片的精神卻不單單只勾描失業者在逆境下如何自處的孤獨,這部片好看的地方在於,導演把日本政經亂象的離經叛道一口氣都濃縮在一個平凡的中產階級家庭中,用銳利的社會觀察,宏觀地拍出一部批判力道十足,卻感人心肺的「小確幸」電影。
多線交疊出的每一段故事,雖無很明確地匯聚成一恍然大悟的劇情走向,但彼此的核心價值卻是環環相扣的。小男孩佐佐木健二被老師栽贓,不服氣地反嗆老師「你也沒多了不起啊!!我曾經在電車上,看到你猥瑣地翻閱著黃色漫畫,一副不欲人知的假道學模樣!!!」。令老師在全班同學的面前為之羞赧。雖燃男孩事後向老師道歉,卻只換得一句無情的「我和你的關係,從今以後,我裝做看不見你,你也看不見我吧」。
曾經的師生關係,如今宛若鬆脫的扣環一般,喀拉,不堪一擊,各分東西了。
而主角的工作際遇也是這樣的哀鳴,一夕之間,錦繡前程就此瓦解,令人措手不及。
曾經的主雇關係,如今宛若鬆脫的扣環一般,喀拉,不堪一擊,各分東西了。
那位巧笑倩兮的美麗女鋼琴老師也有著同樣的無奈悲歌,那一句,「曾經是陌生人的我們兩個,離婚分開之後,不也是同樣的陌生的兩個人嗎??」
曾經的夫妻關係,如今宛若鬆脫的扣環一般,喀拉,不堪一擊,各分東西了。
因為不滿日本政府顢頇的政治手段的憤怒青年,為了當傭兵,不顧一切(甚至不惜脫離家庭關係),飛往遙遠的異國度,衝鋒陷陣,徒然忘了父母不捨兒子身陷危機的萬般焦慮。片中送行那一幕,當我看到小泉今日子目送的神情中流露的母性慈愛與體恤,讓我突然對於親情間的那種血濃於水的不可逆之自然法則了然於心,也感動不已。
曾經的母子關係,如今宛若鬆脫的扣環一般,喀拉,不堪一擊,各分東西了。
最讓我驚艷的莫過於飾演媽媽的小泉今日子(真該和藥師丸博子並列最適合出演溫婉日本女性形象的不二人選),把一位媽媽堅毅的韌性及臨危不亂的勇氣詮釋的絲絲入扣,讓人有種這個媽媽要是我媽媽就好的不孝揣想。雖然在片頭是個滿溢幸福之情的家庭主婦,卻在片末遭逢一連串光怪陸離的重擊後,望著黑魅無垠的遠空,瀕臨崩潰地自答著:我多希望這是一場夢啊,當我醒來後,我會發現其實我是一個完全不同於我自以為的那個我了….
曾經的信任關係,如今宛若鬆脫的扣環一般,喀拉,不堪一擊,各分東西了。
當一切都分崩離析後,該如何收拾這死寂的殘局呢??導演很巧妙地透過音符來收束片中雜亂冷酷的人生奏鳴曲,讓一個小男孩指縫間的跳動樂音,輕撫著觀者無奈無解的心境投射,卻也因如此,才讓片尾那曲長達四分半的鋼琴演奏有了動人心弦的震撼威力。
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章魚愛《Oktapodi》。
這部僅僅三分鐘不到的短片,講述一隻橘黃一隻亮粉的章魚間的動人愛情故事。
故事背景在希臘海濱小鎮上,粉紅章魚被角色設定為反派的人類魚販捕抓上車,而橘黃章魚旋即從海鮮存放水箱中奔爬出來,一路上追擊博鬥,妙趣橫生。搭配上輕快且令人發笑的音樂串場,輔以快節奏的流暢剪接,交織出熱情奔放的南義風情。整體結構完整,表現不俗,頗類似皮克斯早期
《小錫兵》、《小雪人大行動》的創意況味。
這短片似乎也曾是奧斯卡某屆的短片獎得主,似乎啦。
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END。

這篇文章寫成的同時,你就靜靜地,綣縮著身體躺在我的身後。你走了,突如其來的就這樣離開我了。四年的時間,感謝有你的相伴。我試著不讓自己落下淚來,因為我知道你也會捨不得的,但我怎承受的了你的驟逝呢!??我只能用盡我全身的力氣把我對你的思念都給擠了出來似的號啕慟哭,只因,我好怕少了你的之後我該如何面對一切。我這個人,將30歲卻一事無成,感情也交了張白券,但我很驕傲有你這四年守護在我的身旁,伴我笑伴我哭伴我低潮伴我無數夜晚。
第一次看到你,是在東區街頭。大半夜的,卻看到一隻亮白如光的大貓正和一隻大型犬玩的不亦樂乎。看著你玩得如此盡興,我竟也看得出神了。但主人把狗牽走了,卻獨留你一貓孤立在街頭。「小姐,你的貓....」,「喔!!那不是我的貓噎!!」。我和谷梅雞就兩人一貓又和你玩了一個鐘頭,卻始終不見有人把你引領回家。我們才查覺,你似乎被遺落在這城市裡了。但又不敢把你送去警局,就怕始終沒人來招領後,也難逃安樂的下場。於是乎,我們挨家挨店的探問鄰近是否有人遺失貓,但卻苦無消息。只好,先把你帶回家借寄在我那,待有人尋貓,再物歸原主。而這一等,就是四年。
期間,你尿道結石;你走失;你又尋獲;你成了通北街奇景,只因你是隻要被溜的貓。到最後,你甚至成了通北街的里長,總要外出巡邏個一圈,才安心地慢踱回家。你躺在我的臂彎呼嚕睡著;你抓蟲子抓蟑螂抓蚱蜢向我炫耀你的獵捕能力;你交了女朋友甚至還帶她回家共享你的食物;你被寄養在米高家的幾個月裡,你多了個歡喜冤家MAYA;你再度與我一起生活,搬到永康街頂樓這處後,你無從巡邏,就只能站在牆上居高臨下,睥睨一切;你越來越胖;你越來越喜歡和我相處的日子這我是知道的,因為我也同樣地喜歡和你相處的日子。真的,我好想你,好想念我不理你時,你從旁站立抓刮椅子的那股急盼樣,但我卻好自私的還是一樣不理你;你聽到罐頭聲就急奔而來的那貪吃樣!!我真的真的好不捨,不捨,不捨。
我失去了你,正開始慢慢適應中。
或許,真該是道別的時候了。再見。MOAI。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2010年3月23日 星期二
宇宙人。
這幾天,我超瘋魔『宇宙人』。
雖說他們在台灣似乎未掀起太大的波瀾,但我實在很想為這組在國語樂壇難得聽見的FUNK樂團平反一下。第一,他們的次文化歌曲非僅是搞怪扯話題而已,整張專輯聽完後,你會驚覺,原來玩音樂可以玩得這麼恣意歡快又充滿創意,如此天馬行空到光怪陸離的詞意就是有魔力可以讓你有感生活中的玩味點滴。
第二,裏頭那個矮胖圓滾的鼓手真的不是納豆,只是8成像罷了。
第三,《太空警察》中,55熊,66狗,55熊,66狗,也不是為賦新辭強說愁的不著邊際瞎掰,而是意有所指的!!!據聞有位建中校長因為管教過於鐵腕,刀下不留人,曾是建中校友的宇宙人就以這首《太空警察》嘲諷彼時暴政的不合時宜。而那位被影射的校長就叫“吳武雄”,66狗就是“溜溜狗”拉(完全地指桑罵槐噎)!!!
專輯中的曲風很定調,就是唱到你笑出來為止。其中也諧仿取樣不少經典歌曲,舉凡「天天想你」、「夜來香」都被宇宙人變奏賦格一番,聽來別有他們一貫的DISCO風情,算是很釋壓的一張專輯。
既然頭髮不能過耳朵,那就留一顆FUNKY頭~~~~~
2010年3月9日 星期二
2010年3月8日 星期一
2009電影十大閱兵。
都已經三月了,我還po這2009回顧來自爽,但總是不免俗地歲末年終要來上這回頭檢視的一筆。因此,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裡,我很不合時宜地介紹一下去年度我觀看的眾多影片中值得推薦的10部優質好片!!!
1.《偶然與巧合》
一個禮拜連進戲院看三次的經典法國愛情片。那句「越大的不幸越值得去經歷」猶言在耳,把一位驟失摯愛的女人刻劃入裡,面部表情直勾勾地牽動著絕望心扉,教天下有情人不自覺感同身受,每每掬淚。
2.《力挽狂瀾》
把人生的悲歡起落濃縮在兩小時的電影時間裡,追夢的勇氣很有撼動力,尤其是鹹魚翻身的米基洛克演來別有切身之情,戲如人生,演繹精準完美(雖然最後小金人是被牛奶同志西恩潘給奪取,但憑藉著本片在2008大放異彩的米基洛克,也算是輸的風光了)。
3.《真愛旅程》
這算是對很多中產階級當頭棒喝的一部文藝片。現實中的你我,總是認為自己必定有其不凡的未來與人生,但到頭來,其實我們和他人並無不同,皆是平庸的泛泛之輩,皆要殘酷地遭受生命巨輪無情的衝擊。而本片只是提早讓你認清這不堪的實情。
4.《東邪西毒》
我該對王家衛的電影免疫的!!但此片,卻扭轉了我的偏執,愛上了王式囈語。醉生夢死的生命體悟確實不易吸收,但看著武俠人物耽溺情愛糾葛中的那份悲愴,卻有種焚燒的熱能,只盼內力夠壯大能把它給強逼出去,免得內傷,算是看完本片後要見習的課題了!!!
5.《聖杯傳奇》
搞怪搞笑搞破壞最不遺餘力的一部KUSO片,先撇開劇情漏洞不說,這一部包你樂開懷的包裝成中世紀圓桌武士對決的惡搞片,絕對是我心目中最讓人發自內心深層狂笑的電影之一。「天外飛來」的創意源源不絕,令此片的歡樂時刻永不歇止。
6.《魔幻時刻》
日本大堆頭演員奮力搞笑的賀歲片,集結當今最有人氣的偶像演員,拼了命地不顧形象衝刺,笑料百出。戲中戲的舞台效果很有層次,也讓佐藤皓司飾演的殺手一角,活靈活現,雖然極盡誇張之能事卻不顯浮泛,反到強化了戲劇張力,光怪陸離但又好笑到胃抽筋。
7.《美味關係》
這部片要是沒有梅莉史翠普絕對黯然失色,甚至無味到宛若白開水。可想而知,看《美味關係》就是看梅姑這戲神的精準詮釋,拳拳到肉,賦予了角色生命力。雖然老公主艾美亞當斯也是全力以赴地把一認真的女人最美演的絲絲入扣,但遇上神格化的梅姑,也相形見拙了。
8.《血色入侵》
簡明來說,這是一部幼幼版的吸血鬼電影,沒有刀光劍影沒有腥血噴洩沒有追對廝殺沒有大蒜十字架釘錘等一般吸血鬼電影必備的元素,有的就是淡淡哀愁的人鬼情誼,看完對於被歸為異端的吸血鬼也起了點同理心,原來,吸血鬼也是有情有義的啊!!!
9.《天外奇蹟》
不由分說,皮克斯出品漸漸已成一品質保證,甚至越拍越趨近完熟,尤其是在人物塑造與劇本架構這兩項電影最重要的根基下,成績斐然。當卡通片不再只是拍給兒童看的時候,《天外奇蹟》的冒險故事更讓不再是孩童的我們在歷經了人生長河的泰半後還有了追夢的勇氣與決心。
10.《重金搖滾雙面人》
我最鍾情的電影類型,喜劇、追夢、人格解離,這部片面面俱到。男主角不計形象的破格出演,為此片加了不少分;佐以松雪泰子演的那位總是用舌頭熄菸的惡魔社長,一收一放,把雙面人生的際遇做了最佳的註腳與闡釋,很具啟發性。
關卡難過《NINE》。

《華麗年代》改編自百老匯同名歌舞劇,而該歌舞劇又是源於義大利那位影響當今無數巨擘的超現實主義大師Federico Fellini的劃時代電影名作-《八又二分之一》。
至於關乎《八又二分之一》的片名由來,我爬了一下網文,可有兩說法。其一是片中那殫盡竭慮卻至終都拍不完第九部電影的導演,奔走在眾女流的花花世界,迷網自縛,都只停留在八又二分之一作品的凍結時光裡,無有新局;而另一造說法則是,Fellini在此時的作品數恰好七部長片加上等同於半部電影的兩部短片,才把這部階段性的作品命為《八又二分之一》。
而《華麗年代》的英文片名NINE,取較有邏輯的推論,該是導演想把Fellini的作品展現成一部含有當代視野的自娛電影。那無法言詮的第九部,在現實中就交由Rob Marshall代筆圓夢。
至於這夢圓的如何?我想,Rob Marshall和片中那位困在靈感全無的獸檻的Guido一樣,關卡難過。除了開場的那段豪奢歌舞令甫就座的我熱血沸騰外(畢竟這部片的最大賣點就是集結群星同台競演,而整部片零散的段落也似乎對比著開場的驚奇,接著就頭重腳輕地一路顛躓到尾聲;而且眾大牌們也沒真的奮力競演啊,除了小潘潘使勁發騷到有血有肉和凱特哈德森艷光四射讓我直呼也太美了吧外,其餘的眾女二們我實在很看不懂在幹嘛,套式的演技實在有枉影后們的殊榮。沒錯,妮可,我就是在針對妳!!!!),我幾乎無法很投入地進入本該是瘋狂又奇妙的電影核心理,因此總讓人昏昏欲睡。加上畫虎不成反類犬地虛實交錯手法橫陳,說實在,看的好累!!!!
全片稍令人激昂的就屬這首歌了(至少旋律可以朗朗哼上個幾段),雖然歌和舞和人都表現的非常俗濫,但也反襯著這類通俗文化的激活作用,有時反倒是靈感的泉源地。(先視而不見她的粗手臂一下下吧...)
天堂馬戲團。
Trip-hop界的天團,Massive Attack,久未有新作面世,日前終於推出了最新作品的mv,《
Paradise Circus》。
在這支風格同樣瑰麗迷離的mv中,透過女主唱空靈柔美的聲線,似乎也就此穿過了蟲洞,歷經一場中古世紀的絕命戰局。
而過場別具詩意的疊合手法,更是把不能言說的時代祕密,雜揉成一曲暴戾輓歌,強烈衝擊著聽者的心緒,澎湃飛揚。尹甸園的神啟論、回教徒的迴旋舞、聖經預視、濕婆神轉世,在在掀揭著永世輪迴的宿命紋痕。
當中我最愛的一個詭怪畫面是,特寫乍看是沾染腥紅鮮血的裹屍布,拉成遠景卻成有如張藝謀搞的景觀歌舞劇般,壯闊迴腸的一蓋天屏幕,隨風飄飄。而從裹屍布滲漫出的血色,也緩暈著那一大塊猶如我唸實踐時織紡A字裙的胚布,慢慢慢慢慢淹…
2010年3月2日 星期二
她的婚禮。
訂閱:
意見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