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血色妝點肉慾人性《3D食人魚》。



看完這部電影,就兩個字形容,“好痛”。

一群年輕男女在海洋音樂祭上,縱情揮灑青春,枉顧執法人員的柔性勸說,恣意地噴洩肉體的狂野激情,卻誘來史前食人魚群聚、獵掠,終釀成煉獄悲劇。

說實在的,這部電影走的路數就是傳統恐怖動物的類型框架,而劇情架構幾乎就是沒有架構到不堪一擊的薄弱,甚至連動畫呈現也毫不生動真實,但我卻對這樣一部拍片成本僅僅2000萬美元(以好萊塢的影視生態來說,這可真是小成本了)的尖叫電影發出由衷的讚嘆。

首先,《3D食人魚》裡很多潛在的笑果都有著極度矇昧的爆點,也就是說,那種笑不是你一眼就可以看穿的笑,而是在畫面閃跳了幾秒之後你才能意會的那種笑。片中有一段,兩名一看就知道最後難逃一死的豐乳俏臀辣妹,在水中泅泳,盡情展現女體姿態之曼妙,搭配著歌劇式的吟唱配樂,水中光影浮動,女體繾捲纏繞,交織出 聲色十足的慾望海洋,對照著片後的血腥屠殺,不禁對導演的犀利反諷深感興味,「原來俗世所貪戀的肉慾人間,那些橫陳的美體,到頭來也不過是一灘血肉啊!!!」

另外,片中有幾幕殺戮場景中的配角,搶戲搶到讓人不得不注意他,那種誇張的戲劇張力放到這樣的B級片(B-movie)中,假不假我們也無需太過苛責,反正效果有達到,就會豐富了整體電影的魅力;也因為這絕不是一部製作精良的鉅作電影,所以觀影時別抱太大的心理期待,以免無法瞬間達到預期滿足,造成失望,反正就持著「這種噴灑番茄肉'醬的電影能有多好看」,以這樣的心態去看電影,相信你一定會獲得超乎預料的“大滿足”的。

再來,就是本片對於人性的殘酷描摹。試著想想,當有一天你正在墾丁春吶的肉圃團中,飽嚐著“風光”明媚的潮男浪女穿梭其間,藍天白雲、醇酒佳餚、震耳欲聾的電音節拍包覆著你的感官世界,突然間風雲變色,一群無有道德意識的史前怪魚,嘶牙裂嘴地張口殺戒,血肉噴飛,而人性最卑微的良善結界,也在瞬刻被解了封印,大難臨頭各分飛無疑是自身難保的眾生們所信仰的最終天諭,也難怪辣妹的頭髮都被捲進水上摩托車的渦輪機裡,還是可以油門一催,辣妹頭皮一扯皮肉分離,也不在乎了。這樣殘酷的人性寫照,在片中百人屍海的掙扎求生中屢屢可見!!

如果你是以CULT電影的角度來審視這部噴漿《3D食人魚》,或許不難看之餘還會有不少的意外驚奇....

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

生/死抉擇《血世紀》。



有些電影,即便劇情很讓人臉歪,但你就是會情不自禁地愛上它,或許是導演風格,也或許是整體美術營造出的光氛氣度讓人留戀,也有可能音樂旋律太深印入腦海,更甚而之,可能只是你不得不喜歡的那位演員剛好有演而已。

《血世紀》總的來說,我真的很愛。不是說他有多麼耐人尋味,首先,它的劇本漏洞還真不少,看過的人應該會心生跟我一樣的感覺;而且劇本架構顯得頭重腳輕,似乎在一場大屠殺亂役後,連導演自己都無法掌控這場鬧劇,逕自丟了一堆問號給觀眾,就揚長而去了。

我喜歡《血世紀》的是,它的概念...極度反叛,徹底顛覆我們對吸血鬼類型電影的舊觀,有了新思維,觀看的視野也就跟著不同 。

在一人類慘遭吸血鬼反噬的架空世界裡,吸血鬼群承接著社會齒輪的運轉,不同的是,食物的來源是僅存的人類(瀕臨絕種)身上的鮮血,這樣一個翻轉邏輯的血世紀,人類反倒成了吸血鬼霸權禁制下的犧牲品,吸血鬼一如往常等地鐵、喝咖啡、交際應酬,而人類為了躲避獵捕,只好隱身郊區,以免隨時都有成為吸血鬼杯中物的可能性。

看完之後,我反思著,「究竟我想變幻為一悖逆自然法則而永世不死的吸血鬼,還是能透過心跳感受溫度的血肉之軀,即便世界的愛恨嗔癡是那麼地令人難以承受,即便威脅無處不在,即便痛苦不斷....」

我,我答不出來噎。

擁抱救贖才能扣緊生命扣環《東京奏鳴曲》。



之前聽小鍾在節目上談笑說著自己過往因為通告有一搭沒一搭,但又不想讓年邁的父親擔心,所以還是維持著一早就出門的假象,好讓家人沒有疑慮。但岀了家門後,小鍾就獨自一人晃蕩到住家附近的公園,坐在那兒,等啊等,直至日落,然後再拖著疲憊的神情返家,完成一天的作戲表演。

而《東京奏鳴曲》的大致輪廓也就是如此。在知名企業任職課長多年的46歲中年男子,無預警地慘遭裁員,但日本民族血液裡竄流的那股大男人尊嚴基因卻讓他實在無法坦然地以一個失業者的身分回去面對妻小,所以寧可攀爬房圍鐵杆到住家二樓只為了不讓老婆起疑怎麼會這麼早到家;穿著裝束齊整的西裝呆坐在公園一隅待領免費的慈善午餐;到家後再一副若無其事的正經神色,吃飯,看電視,睡覺…

看似是一曲譜寫失業者境況的無奈哀歌,但本片的精神卻不單單只勾描失業者在逆境下如何自處的孤獨,這部片好看的地方在於,導演把日本政經亂象的離經叛道一口氣都濃縮在一個平凡的中產階級家庭中,用銳利的社會觀察,宏觀地拍出一部批判力道十足,卻感人心肺的「小確幸」電影。

多線交疊出的每一段故事,雖無很明確地匯聚成一恍然大悟的劇情走向,但彼此的核心價值卻是環環相扣的。小男孩佐佐木健二被老師栽贓,不服氣地反嗆老師「你也沒多了不起啊!!我曾經在電車上,看到你猥瑣地翻閱著黃色漫畫,一副不欲人知的假道學模樣!!!」。令老師在全班同學的面前為之羞赧。雖燃男孩事後向老師道歉,卻只換得一句無情的「我和你的關係,從今以後,我裝做看不見你,你也看不見我吧」。

曾經的師生關係,如今宛若鬆脫的扣環一般,喀拉,不堪一擊,各分東西了。

而主角的工作際遇也是這樣的哀鳴,一夕之間,錦繡前程就此瓦解,令人措手不及。

曾經的主雇關係,如今宛若鬆脫的扣環一般,喀拉,不堪一擊,各分東西了。

那位巧笑倩兮的美麗女鋼琴老師也有著同樣的無奈悲歌,那一句,「曾經是陌生人的我們兩個,離婚分開之後,不也是同樣的陌生的兩個人嗎??」

曾經的夫妻關係,如今宛若鬆脫的扣環一般,喀拉,不堪一擊,各分東西了。

因為不滿日本政府顢頇的政治手段的憤怒青年,為了當傭兵,不顧一切(甚至不惜脫離家庭關係),飛往遙遠的異國度,衝鋒陷陣,徒然忘了父母不捨兒子身陷危機的萬般焦慮。片中送行那一幕,當我看到小泉今日子目送的神情中流露的母性慈愛與體恤,讓我突然對於親情間的那種血濃於水的不可逆之自然法則了然於心,也感動不已。

曾經的母子關係,如今宛若鬆脫的扣環一般,喀拉,不堪一擊,各分東西了。

最讓我驚艷的莫過於飾演媽媽的小泉今日子(真該和藥師丸博子並列最適合出演溫婉日本女性形象的不二人選),把一位媽媽堅毅的韌性及臨危不亂的勇氣詮釋的絲絲入扣,讓人有種這個媽媽要是我媽媽就好的不孝揣想。雖然在片頭是個滿溢幸福之情的家庭主婦,卻在片末遭逢一連串光怪陸離的重擊後,望著黑魅無垠的遠空,瀕臨崩潰地自答著:我多希望這是一場夢啊,當我醒來後,我會發現其實我是一個完全不同於我自以為的那個我了….

曾經的信任關係,如今宛若鬆脫的扣環一般,喀拉,不堪一擊,各分東西了。

當一切都分崩離析後,該如何收拾這死寂的殘局呢??導演很巧妙地透過音符來收束片中雜亂冷酷的人生奏鳴曲,讓一個小男孩指縫間的跳動樂音,輕撫著觀者無奈無解的心境投射,卻也因如此,才讓片尾那曲長達四分半的鋼琴演奏有了動人心弦的震撼威力。

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賽亞人。

最近去電影院,總會看到《近在咫尺》的電影預告。我想提的是,戲中彭于晏把自己搞的這麼健壯到手臂肌肉狂暴筋,卻配上他那略帶狠勁的稚氣小臉,我實在忍不住想起七龍珠裡暴怒變身的超級賽亞人….

聽說,硬要翻拍卻搞殘整部片的「七龍珠:全面進化」(DragonballEvolution)不知哪來的資金和勇氣和厚臉皮,竟然還要再拍續集,我臉超歪。好希望彭于晏可以出演這部不甚樂觀的續集片,至少,選角上比較尊重鳥山明的原創吧,免去又一部四不像的惡名




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章魚愛《Oktapodi》。


這部僅僅三分鐘不到的短片,講述一隻橘黃一隻亮粉的章魚間的動人愛情故事。

故事背景在希臘海濱小鎮上,粉紅章魚被角色設定為反派的人類魚販捕抓上車,而橘黃章魚旋即從海鮮存放水箱中奔爬出來,一路上追擊博鬥,妙趣橫生。搭配上輕快且令人發笑的音樂串場,輔以快節奏的流暢剪接,交織出熱情奔放的南義風情。整體結構完整,表現不俗,頗類似皮克斯早期
《小錫兵》、《小雪人大行動》的創意況味。

這短片似乎也曾是奧斯卡某屆的短片獎得主,似乎啦。

向台灣濱崎步致意。

就我的經驗,大創裡真的有不少好物,但總是實用功能>外觀設計,太多俗不可耐的廉價塑料感充斥在店內(包括店員總是一副被壓榨的您祖媽臉容)

為了幫我的手機尋覓一只手機套,跑遍北市各大生活用品賣場,要不是貴到離譜,就是尺寸不夠適合。終於,在39元店裡,找到了我手機的新衣裳。

這手機套的大小真的是將將好,即便我外接了那不知所云要突出機身的耳機後,這件衣裳還是能密合地包覆住我的手機,Good!!!

但,我總覺得這衣裳的型,實在有點像是彩樺姐某件作秀服的墊肩

我只希望我手機套的內裡別也和台灣濱崎步的內褲品味有異曲同工之妙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