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

擁抱救贖才能扣緊生命扣環《東京奏鳴曲》。



之前聽小鍾在節目上談笑說著自己過往因為通告有一搭沒一搭,但又不想讓年邁的父親擔心,所以還是維持著一早就出門的假象,好讓家人沒有疑慮。但岀了家門後,小鍾就獨自一人晃蕩到住家附近的公園,坐在那兒,等啊等,直至日落,然後再拖著疲憊的神情返家,完成一天的作戲表演。

而《東京奏鳴曲》的大致輪廓也就是如此。在知名企業任職課長多年的46歲中年男子,無預警地慘遭裁員,但日本民族血液裡竄流的那股大男人尊嚴基因卻讓他實在無法坦然地以一個失業者的身分回去面對妻小,所以寧可攀爬房圍鐵杆到住家二樓只為了不讓老婆起疑怎麼會這麼早到家;穿著裝束齊整的西裝呆坐在公園一隅待領免費的慈善午餐;到家後再一副若無其事的正經神色,吃飯,看電視,睡覺…

看似是一曲譜寫失業者境況的無奈哀歌,但本片的精神卻不單單只勾描失業者在逆境下如何自處的孤獨,這部片好看的地方在於,導演把日本政經亂象的離經叛道一口氣都濃縮在一個平凡的中產階級家庭中,用銳利的社會觀察,宏觀地拍出一部批判力道十足,卻感人心肺的「小確幸」電影。

多線交疊出的每一段故事,雖無很明確地匯聚成一恍然大悟的劇情走向,但彼此的核心價值卻是環環相扣的。小男孩佐佐木健二被老師栽贓,不服氣地反嗆老師「你也沒多了不起啊!!我曾經在電車上,看到你猥瑣地翻閱著黃色漫畫,一副不欲人知的假道學模樣!!!」。令老師在全班同學的面前為之羞赧。雖燃男孩事後向老師道歉,卻只換得一句無情的「我和你的關係,從今以後,我裝做看不見你,你也看不見我吧」。

曾經的師生關係,如今宛若鬆脫的扣環一般,喀拉,不堪一擊,各分東西了。

而主角的工作際遇也是這樣的哀鳴,一夕之間,錦繡前程就此瓦解,令人措手不及。

曾經的主雇關係,如今宛若鬆脫的扣環一般,喀拉,不堪一擊,各分東西了。

那位巧笑倩兮的美麗女鋼琴老師也有著同樣的無奈悲歌,那一句,「曾經是陌生人的我們兩個,離婚分開之後,不也是同樣的陌生的兩個人嗎??」

曾經的夫妻關係,如今宛若鬆脫的扣環一般,喀拉,不堪一擊,各分東西了。

因為不滿日本政府顢頇的政治手段的憤怒青年,為了當傭兵,不顧一切(甚至不惜脫離家庭關係),飛往遙遠的異國度,衝鋒陷陣,徒然忘了父母不捨兒子身陷危機的萬般焦慮。片中送行那一幕,當我看到小泉今日子目送的神情中流露的母性慈愛與體恤,讓我突然對於親情間的那種血濃於水的不可逆之自然法則了然於心,也感動不已。

曾經的母子關係,如今宛若鬆脫的扣環一般,喀拉,不堪一擊,各分東西了。

最讓我驚艷的莫過於飾演媽媽的小泉今日子(真該和藥師丸博子並列最適合出演溫婉日本女性形象的不二人選),把一位媽媽堅毅的韌性及臨危不亂的勇氣詮釋的絲絲入扣,讓人有種這個媽媽要是我媽媽就好的不孝揣想。雖然在片頭是個滿溢幸福之情的家庭主婦,卻在片末遭逢一連串光怪陸離的重擊後,望著黑魅無垠的遠空,瀕臨崩潰地自答著:我多希望這是一場夢啊,當我醒來後,我會發現其實我是一個完全不同於我自以為的那個我了….

曾經的信任關係,如今宛若鬆脫的扣環一般,喀拉,不堪一擊,各分東西了。

當一切都分崩離析後,該如何收拾這死寂的殘局呢??導演很巧妙地透過音符來收束片中雜亂冷酷的人生奏鳴曲,讓一個小男孩指縫間的跳動樂音,輕撫著觀者無奈無解的心境投射,卻也因如此,才讓片尾那曲長達四分半的鋼琴演奏有了動人心弦的震撼威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