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和朋友約出去吃飯總是會令我苦惱很久,除了考量到價位的合理性和交通便利性之外,還要兼顧各位的喜好,真的是無法面面俱到啊!!而上網估狗的結果很常是某位網友大力讚賞多好吃多好吃之際,實則會令我大怒罵幹的這種窘境也層出不窮…因此,我最鍾愛的揀選方式是透過身旁的友人親口證言式的推薦,因為朋友口味的搭軋與否可是多年交情所萃煉出的默契噎!!再者是,如果朋友推薦你非去不可的那家餐廳真天不從人願將將好地不合你胃口,你至少還可以回過頭怒吼一下(到底...都沒朋友了還要拿翹吼人...)這位即將名列爛鼻師黑名單的人,反正,還有個人可以歸罪也算是種自我安慰。
總之,這間來自韓國的「涓豆腐」就是在這樣的劇情架構下應運而生的選擇。
「涓豆腐」的食用方式有點ㄍㄟ鬼ㄍㄟ怪,明明很簡單狠直覺的就吃就好了,它卻要搞得煞有其事的樣子....首先來的是小菜四碟。

重點來了,「涓豆腐」就如同大部分的韓式料理店家一樣,提供各式小菜吃到胃撐肚大的服務,雖說豆芽海帶白菜這類的俗咪呀也不能吃到多回本,但至少對於我這類甲巧也要甲飽的顧客來說,還是滿划算的。

而且味道不俗,尤其是泡菜,透著一點柚子的芬芳,很清爽的味蕾享受。

再來上桌的是裝在白瓷壺裡的米茶,味道清香,茶湯清澈,算是有用心營造氣氛的一道周邊飲品。

再來又是重點了,也是整頓飯下來最裝模作樣的一道,悶煮在石鍋裡的白米飯(這飯太好吃啦,飽滿札實的米粒非常之甘甜,是台梗56789號某一號出產的,桌墊紙上有註明,但我忘了)
沾到鍋邊的飯焦硬成鍋巴,雖說我沒很愛鍋巴(因為會黏牙而且我不愛那種想摳下來卻不得其門而入的心慌感),但小姐還是很有耐心地示範該怎麼吃這一鍋:也就是先把飯挖出來盛涼後用海苔片包著上述的小菜捲起送入口中,而鍋中剩餘不好鏟起的那些鍋巴物,就拿米茶給它沖泡下企,再蓋上木蓋悶煮,待一段時間後,就會變成味道淡雅的湯泡飯了。
爾後又端上一碗紅艷艷的湯鍋,裡面的豆腐好多好多好多,多到很嚇人,雖說它的豆腐真的是好吃,但吃到最後當你整個口腔裡都是豆腐時,相信你也會光火的。
它的飯後甜點我就不多置喙了,就是把湯鍋裡的豆腐撈出淋上焦糖醬冰鎮後端上桌罷了!!
總之,這間來自韓國的「涓豆腐」就是在這樣的劇情架構下應運而生的選擇。
「涓豆腐」的食用方式有點ㄍㄟ鬼ㄍㄟ怪,明明很簡單狠直覺的就吃就好了,它卻要搞得煞有其事的樣子....首先來的是小菜四碟。
重點來了,「涓豆腐」就如同大部分的韓式料理店家一樣,提供各式小菜吃到胃撐肚大的服務,雖說豆芽海帶白菜這類的俗咪呀也不能吃到多回本,但至少對於我這類甲巧也要甲飽的顧客來說,還是滿划算的。
而且味道不俗,尤其是泡菜,透著一點柚子的芬芳,很清爽的味蕾享受。
再來上桌的是裝在白瓷壺裡的米茶,味道清香,茶湯清澈,算是有用心營造氣氛的一道周邊飲品。
再來又是重點了,也是整頓飯下來最裝模作樣的一道,悶煮在石鍋裡的白米飯(這飯太好吃啦,飽滿札實的米粒非常之甘甜,是台梗56789號某一號出產的,桌墊紙上有註明,但我忘了)
沾到鍋邊的飯焦硬成鍋巴,雖說我沒很愛鍋巴(因為會黏牙而且我不愛那種想摳下來卻不得其門而入的心慌感),但小姐還是很有耐心地示範該怎麼吃這一鍋:也就是先把飯挖出來盛涼後用海苔片包著上述的小菜捲起送入口中,而鍋中剩餘不好鏟起的那些鍋巴物,就拿米茶給它沖泡下企,再蓋上木蓋悶煮,待一段時間後,就會變成味道淡雅的湯泡飯了。
爾後又端上一碗紅艷艷的湯鍋,裡面的豆腐好多好多好多,多到很嚇人,雖說它的豆腐真的是好吃,但吃到最後當你整個口腔裡都是豆腐時,相信你也會光火的。
它的飯後甜點我就不多置喙了,就是把湯鍋裡的豆腐撈出淋上焦糖醬冰鎮後端上桌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